党建立根 思政铸魂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2022-01-05 09:51:49

党建立根 思政铸魂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022年1月1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拍摄制作了系列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将于2022年1月1日至5日在CCTV-12播出。片中第一集的开头便是西南政法大学的镜头以及对我校金平教授的访谈,彰显了特色鲜明的西政元素。

图片1.png

《民法典进行时》节目预告图

图片2.png

《民法典进行时》节目西政校园画面截图

图片3.png

《民法典进行时》节目金平教授访谈画面截图

金平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西南民法学派的奠基人。1955年,1962年、1979年三次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是我国唯一健在的第一次民法典起草专家组成员,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民法典经历的坎坷曲折民法典的从最初的起草,到不断完善,再到如今的施行对我院民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引领

同时,纪录片还将重温2021年7月10日在我校召开的“民法典时代的中国民法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暨民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这是民法典颁布后首个以民法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也是《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发布后首个以特定的一门法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40余个单位共计1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图片4.png

会议现场照片

图片5.png

与会全体人员合影

会上,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西南政法大学积极参与民法典编纂及宣传,在民法典颁布后,成立“民法典宣讲团”,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专业课程教学要贯彻课程思政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不是贴标签,而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与会人员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三个原则,即“教师多用心是关键,课程多提炼是基础,学生多获得是检验的标准”,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图片6.png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在会上发言

图片7.png

金平教授在会上致辞

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三个原则,即“教师多用心是关键,课程多提炼是基础,学生多获得是检验的标准”,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法学具有极其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对民法学的进一步探索和研讨,能推动我国民法学课程思政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正如金平教授在会上的致辞所言,“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并以立法形式表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因此,搞好以民法典为中心的民法学教育,对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民法学人,我们应该积极处理好民法学教学改革在切实实施民法典、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民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发挥党建工作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结合法学学科优势,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思想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促进民法典时代民法学教育事业和民法学思政课程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程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