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教融合促发展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7 11:27:02

前  言

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教师党支部服务学院建设发展的根本职能,为落实根本职能,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在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期间,聚焦实施: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在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党章党规党史以及中央精神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在培养人才、服务师生和社会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创新型党支部,在创新性科学研究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三型三模范”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模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科教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一、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筑牢组织保障桥头堡

一是创新思政学习模式,夯实党员思想政治根基。支部坚定恪守高政治站位标准,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并将其贯穿于学院改革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建立“书记领学+专家讲学+党员研学”学习模式,以及赴红色教育基地、故居、博物馆、抗日纪念地等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不断筑牢党员教师信仰之基,确保党员工作事业发展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是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增强支部党建活动实效性。该支部制定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将党员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活动中的出勤与参与度进行量化考核,并直接与党员年度评议等级挂钩。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将“软要求”变为“硬约束”,确保了党建活动的到场率、参与度和实效性,为融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建强支部头雁队伍,培育事业发展主心骨。该支部高度重视“双带头人”书记的培育和支委班子的建设。在2024年4月的支部换届选举中,支部以高票又再次选举了湖南省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刘应都同志继续担任支部书记,并选拔了具有海外留学科研经历的博士党员进入支委班子,形成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坚强领导核心。支部书记不仅主持党务工作,还参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重大事项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这支高素质的“头雁”队伍,有力地推动着支部“党建+业务”融合的创新发展。

二、 建设服务型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实施“党建+思政育人”行动。支部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优势,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了《材料力学》《功能材料》《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积极开展材料类“师昌绪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品质拔尖、素质拔尖、能力拔尖的材料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显著人才培养成效。支部党员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党建育人成果《红色传承、需求引领、能力为本、多维评价: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是深化“党建+科普育人”行动。支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服务社会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战场。创建“湘潭大学新材料创新与应用”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湘潭市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接待中小学生500余人次,并组织党员赴隆回、通道、韶山等地多所中学,为约2300名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激发青少年学生科学研究兴趣,体现支部党员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三是拓展“党建+结对帮扶”行动。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结对联建,2025年9月,支部与研究生二支部、先锋街道机关党支部开展联合党建,共同观看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并邀请原岳阳市政协委员、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李宣钊专题讲座长沙大会战历史。同时,支部将育人工作从校内延伸至校外,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携手,持续开展“守望初心·铸基行动”之访学助教活动。2024年9月,赴邵阳市隆回县富寨村光彩小学,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并就学生培养、学校资源共享等与当地学校达成合作意向,体现了支部党员教师服务基层、教育报国的情怀。

三、 建设创新型党支部,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一是创新“党建+业务”联建发展机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支部积极推行与有科研合作的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联合党建”模式。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效应党支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等开展结对共建,围绕抗辐射材料、先进核能材料技术等共同关注领域,交流党建经验,深入探讨科研合作与实验室共建共享,实现了“党建+业务”的共赢局面,逐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科研难题的发展优势。

一是实施“党建+科研攻坚团队行动机制。支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党员进行守有组织的科研。由“双带头人”书记、支部资深教授牵头,长期致力于辐射探测、抗辐照铁电存储器等国家战略领域 “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研究,承担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F重点项目和企业联合开发项目。支部党员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共建“湘大先进核能研究院”,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2023年以来,支部党员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多项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级军工类项目2项,荣获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助力学校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显著提升。

结  尾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实践探索表明,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关键在于筑牢思想根基、创新建设机制。该支部通过实施“三型三模范”支部建设模式,坚持党性修养与理想信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个人发展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织工作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党建中的“头雁”作用、基层党支部在学校中心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刘应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党支部通过构建“三型三模范”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模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科教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