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聚伟力 矢志不渝践使命
护理学院第二党支部作为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现有党员2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7人、高级职称14人、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4人、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支部党员先后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湖南省青年党员示范岗”等荣誉,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服务奉献的党员先锋队伍。
二、做法与实践
立足专业优势与服务使命,支部着力破解湘潭地区“血液供应紧张”和血站“服务力量不足”的现实难题,与市中心血站签订无偿献血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以“在主席故乡献热血”为主题,设立科普宣传岗、科技赋能岗、基层服务岗三类党员先锋岗,构建“多维联动、全程参与、精准服务”的无偿献血党建+社会服务工作体系。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对接区域内大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在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6.14世界献血者日、七一建党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献血前宣传动员、献血中专业服务、献血后关怀回访的全周期闭环服务,促进党建引领和无偿献血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基层党组织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
(一)献血前:多维宣传,精准科普,全面提升献血认知度
支部充分发挥科普宣传岗的先锋作用,组织党员开展专业宣讲,系统开发涵盖血液生理知识、献血政策法规、献血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无偿献血科普课件和宣传资料;与市中心血站合作开发“热血先锋·守护生命”信息平台,定期推送献血科普短视频、感人故事和活动资讯,打造“无偿献血智能体”在线答疑系统,实现7×24小时无偿献血知识咨询与服务引导,破除“献血有危害”的认知误区;立足校园,对师生志愿者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技巧培训;师生带领公众走进血站,了解采供血全过程,解除“所献血液去了哪里”的疑惑;利用智慧血液科普馆VR技术,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血液知识和献血流程体验,让其通过虚拟体验提前感知献血流程。
(二)献血中:党员带头,科技赋能,显著优化献血体验
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参与无偿献血,以“献血者”身份体验采血全流程,发现传统止血方式存在两大痛点:按压时间依赖人工计时,易因疏忽导致过早松手;按压力度全凭个人感知,易引起渗血。这一发现与后续对1237名献血者的问卷调查结果高度吻合,87.6%的受访者表示曾因按压不当出现血液溢出或皮下淤青。为解决这一问题,支部书记带领科技赋能岗党员经过6个月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集定时、定压、自动提醒功能于一体的“压立停自动按压止血贴”,提升献血者舒适度;献血现场,党员们带领学生志愿者为献血者提供全程专业化、人性化服务,从登记引导、健康咨询到采血护理、情绪安抚,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献血者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极大提升了献血者的献血体验和满意度。
(三)献血后:温情回访,长效关怀,巩固壮大献血队伍
支部实施“留真情”关怀行动,协助中心血站建立健全献血者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记录献血者基本信息、献血次数、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回访。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了解献血者身体状况,表达感谢与关怀;创新推出“爱心积分”激励机制和提供“我与献血证留个影”仪式等方式,根据献血次数和服务参与度给予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纪念品等活动,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支部与湘潭地区高校学生党支部联建协作,将学生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情况,作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等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的重要参考,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热情,有效巩固和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成效与反响
(一)社会效益突出,血液保障安全有力
七年来,支部开展无偿献血宣讲1689场,发展固定志愿者10538人,献血总量达760万毫升;协助28个街道献血服务站构建“线上预约咨询+线下便捷服务”平台,实现献血服务常态化、阵地化;公众献血认知与信任度大幅提升,献血率提高28%,破解“血荒”难题。支部获“湖南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团队奖”“无偿献血组织奖”,学校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二)育人成果丰硕,师生共进彰显担当
通过党建带团建,助推奉献精神传承,“献血光荣、奉献爱心”的浓厚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学生献血志愿者中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等先进典型。支部教师唐英姿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受邀在全国无偿献血巡讲中作经验交流。党员教师指导学生以“医心血缘-无偿献血专业化志愿服务精准运营模式先锋”为主题参加双创赛获国、省级奖项5项。
(三)湘潭模式全国推广,示范引领践行使命
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成为校园新风尚。支部无偿献血工作获红十字会、血站多次表扬感谢,所构建的“全程化+精准化”无偿献血服务模式被“第八届全国血站大会”专项推介,“湘潭经验”走向全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诠释了高校基层党支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