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精神铸就辉煌-教研室以赛促教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2025年5月18日,赛恩斯杯第八届河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徕卡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河南赛区)圆满落幕。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学院参赛团队在路玮琳、王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8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技能水平,斩获河南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省级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不仅是对师生团队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数控技术学院机械基础教研室深耕专业基础教学、以赛促教结出的丰硕成果。

精准对接赛项标准 重构课程教学体系
金相技能大赛作为材料学科领域的权威赛事,考验学生对金属材料制备、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的核心能力,其技术要求与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高度契合。机械基础教研室敏锐把握这一契机,主动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教研室团队对《机械工程材料》等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修订自编《金相制备技术》实验指导教材,增设“金相试样制备与显微分析”专项训练项目,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点串联为系统化的技能链条。同时,教研室成立竞赛指导小组,由路玮琳、王华、尚琨等骨干教师牵头,针对竞赛评分细则开发“显微组织判读图谱库”“缺陷分析案例集”等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竞赛要求的无缝对接。

十年磨剑厚积薄发 匠心传承数控精神
荣誉的背后,是机械基础教研室长达六年的默默耕耘。自2019年开始接触此项比赛到止步于省级奖项,而如今问鼎特等奖,教研室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将每一次参赛视为教学改革的试金石。“我们坚持把竞赛中暴露的试样划痕控制、腐蚀时间把握等细节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方向。”路玮琳老师介绍道。团队教师牺牲寒暑假时间,带领学生开展“金相技能特训营”,通过“一对一跟进制样流程、显微图像对比分析”的精准辅导模式,将操作误差控制在微米级。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执着,让参赛学生从最初的手忙脚乱成长为能在20-30分钟内完成试样磨制-抛光-腐蚀-观察全流程的“金相工匠”。

教学改革成效凸显 铸就人才培养新高地
本届大赛中,数控技术学院8名选手与全省41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学子同台竞技。面对高强度赛程与严苛评分标准,参赛团队凭借稳定的心理素质与规范的操作流程脱颖而出,其中宋永奇、杨明睿同学以近乎完美的试样制备效果摘得河南省特等奖,吕林苇、武展州、张浩然三位同学获得省级一等奖,严饶浩轩、董易卓、徐一鸣三位同学获得省级二等奖,团体总分跃居全省第二,创下学院历史最佳战绩。这一突破性成果,正是机械基础教研室深化“岗课赛证”融合的生动写照。教研室通过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竞赛”的阶梯式培养路径,近三年已培养出50余名具备金相制备高级技能的学生,相关成果辐射至《机械制造基础》等3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4项,真正实现了“竞赛反哺教学、技能赋能专业”的良性循环。

“成绩的取得源于对数控精神的坚守。”数控技术学院院长徐凯表示,“机械基础教研室用六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们以教学改革为犁,深耕专业基础;以技能竞赛为镜,照亮育人前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课程建设-技能竞赛-产教融合”联动机制,让更多学生在实践磨砺中成长为新时代的能工巧匠,让数控精神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