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学子世界技能大赛夺铜
8月31日,在吉林长春落幕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设计与制造赛道争夺赛中,来自数控技术学院的学生张涵、王垚焜、杨太济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出色表现荣获铜牌,展现了我校职业教育的硬实力。这枚沉甸甸的奖牌背后,凝聚着67天日夜奋战的心血与汗水,见证了师生团队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顽强拼搏的工匠精神。

规则变革迎挑战 师生团队临危受命
本届大赛迎来重大规则变革:从单一赛项变为综合赛道,评分标准在原有五大项基础上增加了16个小项的观测点,整体竞赛内容和评分标准较去年有大幅提高。这对参赛选手和教练团队提出了全新挑战。“从接到比赛设备信息到正式比赛,只有短短20天时间,”教练团队负责人表示。8月6日,承办校公布赛场设备信息,26日就要报到参赛,教练团队和选手必须迅速作出参赛项目调整,并全方位开展训练。
克服万难 科学备赛67昼夜
备赛期间,团队面临着设备刀具工量具欠缺、学生多项能力不足、认可度不高等多重困难。针对这些挑战,教练团队制定了科学严谨的训练计划。从6月18日至8月23日的67天备赛期内,师生团队放弃了暑假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训练。乔卫红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12点多,最长连续在校指导备赛七天没有回家;田冰老师在孩子和家人生病住院的情况下依然抽时间指导;张庆婕老师多次带着孩子到校指导,甚至几次在孩子发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训练。“我们的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文稿讲解、PPT制作、语言表达及现场应变能力都需要全面提升,”教练团队表示:“我们不仅要教授技术,还要充当导演、剧务、编辑、摄像、道具、制片等多重角色。”
校企合作助力 产教融合结硕果
本次参赛项目来源于产教联盟平台中的实习企业——新乡市善利机械有限公司的一款学生实习产品。企业付艳丽总经理和刘宏伟厂长给予鼎力支持,技术人员多次来校指导。此外,天远机械、弘扬机械、悦丰机械、新佳瑞等合作企业在刀具、设备、用料、夹具、技术、加工等方面也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为比赛项目提供了真实的生产实践背景,使学生的作品不仅符合竞赛要求,更贴近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真正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顽强拼搏 汗水浇灌奖牌
训练过程中,团队成员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学生张涵在感冒高烧38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带病训练;王垚焜和杨太济经常训练到深夜,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教练团队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指导工作。“这段时间,乔老师的头发白了许多,体重降了6公斤,”团队成员心疼地说:“但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更加努力训练。”

铜牌背后 是职业教育的新高度
这枚铜牌不仅是对学生技能的肯定,更是对学院“素养为翼,综合发展”这一学生培养理念的认可。通过这次大赛,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团队协作、应变能力、项目展示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锻炼。“这次经历让我们认识到,现代制造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获奖学生张涵表示:“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如何团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数控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先生表示,学院将继续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已经落幕,但数控学子追求卓越、勇于拼搏的精神仍在继续。这枚铜牌,不仅闪耀着技能的光芒,更折射出数控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