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以榜样为旗帜,引领我们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前进;以榜样为镜,折射出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
在老家河南,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春节休息、放弃了与亲人团聚,毫不犹豫地冲到一线,从早到晚,一直在坚守,一刻也未停歇......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
他们是儿女,也是父母
但都为了这场战“疫”,舍小家为大家
用自己的行动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今天,跟着小旅一起
我们去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灾难让人成长,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现在的青春身影终将成为栋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如何感知如何成长,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目光。省委书记王国生深情寄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让拔节孕穗的小苗在经风历雨中正其形、强其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小经历和国家的大命运,从来都在一起,从来都很紧密。这个寒假,是10岁焦作男孩曲恩泽成长路上的一条“分割线”。爸爸是警察,妈妈是护士,都在一线奔忙,小恩泽成了自己的家长。这个寒假小恩泽懂得了“原来做饭这么辛苦,我煮一次方便面都要花半个小时妈妈要上班,还要做饭,肯定特别累。”“以前爸爸看着我写作业,我们两个都会烦,还会吵架,现在我自己也能写好。”“会有害怕的时候。最害怕夜里上厕所,把灯打开就好了。”“最开心每天中午和爸爸妈妈视频,只要他们忙完好好回家,我再也不惹他们生气了。”
小恩泽好像一下子读懂了什么叫“责任”:每个人都有要做的事,好好工作是父母要做的,他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
19岁的陈浩老早就计划好,这个寒假他要和几个“好哥儿们”一起唱歌、跳舞、蹦迪,嗨玩一遍。一场新冠肺炎,把这个爱唱爱跳、活力无限的大学生“打蒙了”。大年初一早上,淮滨县张庄乡三里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陈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疫情新况。河南发布一级应急响应!信阳疫情防控物资告急!一个个消息撞击着年轻的心。“不能等了!得干点什么。”
疫情的到来,他主动的动用自己的创业资金,迅速网购1500个口罩,快递给罗山县人民医院。淮滨县卫健委赶紧来电询问,有没有渠道买到更多的防护物资。“你们忙病人吧,这事交给我来干!”没有时间让他思考,这个承诺是不是有些冲动。收拾行李的时候陈浩心里打起了鼓,买不到怎么办?钱不够用怎么办?自己没有专业防护怎么办……算了,来不及多想了!出发前他给家人撂下一句话:“我要是感染了,能治就治,治不好就用于医学研究。”拿着县卫健委开具的委托书,他只身踏上征途。
1月27日出门,2月9日归家。14天里,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搭便车、乘火车、坐飞机,饿了面包泡面,渴了矿泉水,陈浩辗转三省、行程3000多公里,一共买到3.5万个口罩、6080副护目镜、6000公斤消毒液。困倦、委屈、无助时时袭来,让这个大小伙子几次差点哭出来。回到老家,他倒头坠入梦乡,一口气睡了32个小时。“大家为我点赞,说我作出了贡献,但其实我是这次经历的受益者。”他说。在路上奔波的时候,他常常会陷入反思。都说90后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但真当灾难袭来时,大家才明白,原来自己和脚下这块土地呼吸相通、命运相连。
这张照片,来自河南省洛宁县上戈镇刘坟村。照片中,昏暗灯光下,坐在楼梯道里学习的女孩叫郭翠珠,今年14岁,是一名初中生。披着夹袄抄着手、坐在小板凳上静静看着她的,是她的农民父亲。 疫情还没有结束,全国“停课不停学”,小翠珠家没有网络,她又舍不得用爸爸手机的那一点流量。 为跟上网课进度和老师辅导,征得驻村干部同意后,父女俩连续几天晚上来到村委会大院,蹭网学习。 昏暗的灯光,相守的父女,专注的少女,沉默的父爱……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榜样给人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