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引领新青年第2期丨《梁家河》

2020-09-08 18:04:04 信农小旅 纪红玉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

《梁家河》

作者:本书编写组

推荐语:梁家河》一书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让读者在感受总书记青春风采的同时,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内容简介:该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他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梁家河的大学问。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从艰苦磨砺中走来 向美好未来走去

——读《梁家河》有感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党支部- 纪红玉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末,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不到16岁的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北京,来到这座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里当农民,独自闯荡未知的世界,度过了七年的青春时光。

陌生的环境里,有困惑也有欢乐,有失意也有收获。年轻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因将发霉的面包喂狗遭受过乡亲们不信任的目光,也曾因不好好干活给乡亲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决定转变,积极参加村里的劳动,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村民们请教。

也是在梁家河,他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经受了意志品质的磨炼考验、谙熟了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民情民意、锻炼了执政为民的能力本领,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生产发展、摆脱贫困,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

前年暑假我有幸随青马班来到这里学习,放眼梁家河的青山,还留有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片黄土地上燃烧过的青春热量,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他当年带领村民们为了吃饱饭而战天斗地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就连去山上放羊和在田间锄地时也始终不忘带着书本、积累知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当年插队时住的的窑洞和土炕,那是他学得不意乐乎的一隅天地,昼耕夜诵,小小的炕桌上还留有他夜读的痕迹,一下子把我拉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仿佛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辛苦劳作了一天后的他掌灯阅读、孜孜不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这是他的学习态度,更是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青年人写下的青春信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而这句话也在梁家河村史展览馆最显眼的地方。他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人的意志,看到他克服重重困难为村民们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水坠坝、水井,心生敬佩的同时,我更多的是学到了他身上那“一股气”,那种迎难而上的勇气,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着我们青年人练就过硬本领!

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爱学习、勤思考、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实践、勇创新、敢担当,才使得他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走进新时代,我对未来的征程也充满了期待,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成为这样坚定信念、不畏困难、脚踏实地的好后生吧!



责任编辑:田成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品读红色经典,牢记初心使命”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