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63年初,为表达中国人民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友好情意,中国第一个响应阿尔及利亚政府的邀请,组织了以湖北省为主,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吉林、湖南等地的24名医疗专家共同组成的第一支中国医疗队,开始了中国医疗界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的伟大历史使命,掀开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以医疗队为主要形式的卫生合作和援助的篇章。2019年10月,周东辉医生接下江西省第十五批援外医疗队的接力棒,带领13名医生前往有着“非洲死亡之心”之称的乍得进行援助,这一年零四个月的援非工作远比大家想象的艰难,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周东辉医生临危不乱,坚守使命,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国时大家健健康康,回国时也得平平安安,保障队员零感染是我的工作底线。”
2021年9月28日,新余学院图书馆邀请到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第十五批中国援乍得医疗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周东辉医生做客真人图书馆。在祖国72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图书馆特别策划以“援非抗疫 为国出征”为主题的总第72期真人图书馆活动,活动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不断,周东辉医生热情讲述了其抗疫援非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十分专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此次活动仍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活动伊始,周医生表达了自己很渴望和年轻一代沟通的愿望,他认为“00”后是有担当的一代,这一番话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在众多身份中,周医生最看重的是“第十五批中国援乍得医疗队队长”这个身份。他告诉同学们:“我今天穿的这件衣服是援外医疗队的队服,平时是不舍得穿的,只有出席重要场合才会穿,因为这上面有中国国旗和援外医疗的字样,是十分珍贵的。”起初,在周医生得知援外医疗任务时,也曾有过犹豫和担心,身为老共产党员的父亲鼓励他:“去吧,这是组织派给你的任务,是艰巨的,更是神圣的。”他坚定地接下了接力棒,带领江西13名医生前往非洲乍得进行援外医疗工作。
周医生在援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阻力:恶劣的天气,疾病的频发,观念的不同,语言的不通,基础设施较差,战争枪声不断,社会政权不稳定......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周医生一行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让作为援外医疗队的“领头雁”——周医生“压力山大”。2020年3月19日,乍得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输入型病例。5月份,乍得疫情发展迅猛,医疗队防控压力陡增。周医生带领团队一直奋战在抗疫前线,不仅实现了队员零感染,在他们的帮助下,乍得政府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疫情的爆发,让人猝不及防,而中国的医疗援助和物资捐赠让非洲人民切身感受到大国的担当,中国的疫苗让中国的大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周医生骄傲地说:“这就是中国责任,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周医生表示,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从小就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有更好的生活。经历了高考的不如意,周医生进入了一所大专学医,但他不甘落后,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30岁的他决定考研,继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他告诉大家,要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树立明确的目标,多读书、读好书。他鼓励大家考研,在完善知识储备的同时,展现自我价值。同时,周医生建议大家能够多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增加社会经验和丰富人生经历,多关注国内外时事,永葆一颗爱国心。
活动进行到互动环节,周医生坦陈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迫切想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想法,希望现场的同学畅所欲言。有同学问:“周医生,我在疫情期间参加了社区防疫志愿工作,但在宣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配合的情况,请问您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如何解决的呢?”周医生对学生加入志愿工作的行为表示了赞扬,他说:“其实我们国家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能够在人体产生抗原抗体,是经过了临床实践的,但在推广中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我们应当耐心劝说,并把疫苗的高安全性告诉大家,让大家理解并接受。”另一线上同学问到:“我是一名护理专业大三的学生,想问问周医生在学医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过退缩的想法,又是因为什么坚持下来的?”周医生说:“在进入了工作岗位后确实遇到过一些不理解自己的病人,也会有沮丧的时候,但自己问心无愧,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大部分患者对自己都很认可,也就觉得值得了。同学们如果在学业中产生了负面情绪,要及时调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你专心致志做,总会收获果实的。”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这首《祖国不会忘记》仿佛萦绕在耳边。周医生一行援非抗疫之举彰显了中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大国担当,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情怀,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医疗队精神,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
责任编辑:邹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