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护航·运动赋能” 山西代县繁峙行

发布时间:2025-06-04 21:49:22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体育科普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基层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意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运动心理学教研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研室联合党支部组织了一支专家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杰老师,支部教师孙美荣和陈鋆,研究生辅导员孙璐老师,研究生李梦媛与赵明月同学共6人。在副书记李杰老师的带领下,专家团队于2025年5月14日至17日前往山西省代县和繁峙县的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运动心理调节专题讲座。此次活动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多个学段,内容涵盖考前压力应对、情绪调节、运动赋能、人际沟通、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维度心理教育主题,充分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以体育赋能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5月14日 | 初入代县:党委副书记带队,开启“心理护航”之旅

一、代县中学高中部

面向全体高三学生开展考前压力应对专题讲座,由陈鋆老师主讲。陈老师精准切入高三学生升学压力这一核心议题,围绕呼吸调节技巧、科学运动策略、认知重塑方法等维度,系统阐述提升心理韧性的有效路径。讲座创新融入 "积极暗示卡片" 制作、沉浸式放松训练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释放焦虑、强化备考信心。讲座中生动呈现了体育运动显著提升学习效率的实际案例,以实证数据揭示 "运动即调节" 的科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可落地的身心调适方案。



二、代县职业高级中学

孙美荣老师为职高学生带来了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主题讲座。讲座现场,孙老师巧妙运用 OH 卡牌”“旋转舞者测试” 等充满趣味性与互动性的工具,带领学生深度探索自我认知,追溯情绪根源。在分享心理调适方法时,孙老师着重强调运动对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韧性的双重作用,点明其作为高性价比调节手段的重要价值。此外,孙老师借助“五大职业兴趣岛”模型,引导学生清晰锚定未来职业方向,在乡村地区学生心中播撒下了“职业梦想”的希望之种。



5月15日上午 | 初中双场并行:认识自我,拥抱青春

一、代县五中

孙美荣老师以“了解自我,拥抱他人”为主题深入初中课堂,精心设计了“比人字”、“放飞烦恼”“匿名赞美”等互动活动。巧妙设计了“比人字”“放飞烦恼”“匿名赞美”等一系列互动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我、理解情绪,并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在“比人字”游戏中,学生们通过自己比划“人”字而让同伴看到“入”字,直观地体会到视角差异,进而引申到日常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误解与矛盾。在“匿名赞美”环节,学生们匿名写下他人的优点并猜测是谁写的,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讲座中,孙老师借助运动员在赛场上如何做到情绪稳定、专注比赛的例子,强调情绪调节能力是可以训练和提升的。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青春期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能力,还为他们的日常人际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代县中学初中部

陈鋆老师在代县中学初中部开展心理健康普及课,以零点体育课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清晨运动后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显著提升的真实案例,生动展示了规律运动对注意力和学业表现的积极影响。陈老师深入分析了青春期学生面临的多维度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探讨了同伴竞争和亲子观念差异引发的焦虑;在自我认知层面,剖析了过度在意外貌、因成绩而否定自我等心理困境;在家庭与社会文化层面,揭示了唯成绩论等观念给学生带来的隐性负担。

在课程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运动释放压力,运用认知重塑转变思维方式,并通过情绪觉察练习提升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5月15日下午 | 繁峙中学:运动心理引领考前冲刺李杰副书记率专家团队走进繁峙中学,为800名高三学子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压力与焦虑应对”的运动心理讲座。主讲人孙美荣老师融合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奥运冠军案例,以郑钦文赛场专注抗干扰、谷爱凌将恐惧转化为兴奋的经历,点明情绪调节在面临重大考验时的关键作用。讲座中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如“握拳姿势提振信心”“假笑效应放松神经”“烦恼气球涂鸦释放”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缓解焦虑的技巧,完成考前心理赋能。陈鋆老师还带领学生们体验沉浸式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让他们感受顶尖运动员面对压力时的放松方法。这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讲座,不仅为高三学子装备了考前“心理工具箱”,更将体育精神的抗压内核融入校园心理建设,助力考生以积极心态迎接高考。





5月16日上午 | 砂河镇二中:体育赋能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陈鋆老师走进砂河镇砂河二中,为初三学生带来一堂聚焦青春期心理的课程。讲座围绕学业压力、人际冲突、家庭期望等常见心理负担展开,讲座聚焦于学业压力、人际冲突、家庭期望等常见的心理负担,通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压力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认知偏差”和“社会评价”是青少年焦虑的重要根源。诸如“必须考第一”“父母不允许失败”等观念,很容易导致学生自我否定。

在课程中,陈老师穿插了心理学小故事,并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以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压力的本质。学生们热情参与,主动分享自己的成长困惑,现场互动积极,为青春期心理调适搭建了一个实用的交流平台。






5月16日下午 | 繁峙实验小学分校:认识情绪,悦纳自我

在古家庄校区,孙美荣老师为四年级学生开设了一堂“运动中的情绪魔法课”。课程以一场有趣的篮球传球视频为引子,引导孩子们理解“注意力的魔法”,并借助“情绪魔法卡”游戏,帮助他们探索不同情绪的具象化表达。此外,通过“网球传递挑战”“假笑放松法”“左右手慢动作”等趣味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理解情绪,调节情绪。

在“情绪气球”环节,孩子们将烦恼写在气球上,随着气球升空,放飞了内心的烦恼与压力。整场讲座通过直观的体验,将抽象的心理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认识情绪、悦纳自我,为他们的童年心灵种下了“情绪觉察”与“心理自护”的种子。





活动回顾:党委副书记引领、专家赋能,构建乡村心理支持新路径

此次系列讲座由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杰亲自带队统筹,集结资深教师与优秀研究生,走进乡村校园,深入不同学段,精准施策。通过将体育科学、心理健康与乡村教育融合,打造出心理护航+体育赋能+冠军引领的综合教育模式。

活动体现了高校专业力量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不仅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探索出心理服务新范式,更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提供了科学支持。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将持续推进体育+心理服务乡村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起高校与基层学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真正实现知识下乡”“健康进校的目标。

本次山西之行,既是一次心理健康科普的精准投放,更是一次体育精神与教育使命的深度结合。心理学院通过以党委副书记为核心的领队机制,确保每场讲座有条不紊、覆盖广泛、层次清晰,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调节技巧与学业焦虑缓解,更着眼于人格塑造、价值引导与终身发展的心理资本构建。讲座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体育案例,如奥运冠军郑钦文的赛场专注、谷爱凌的情绪转化力、李娜的逆境应对策略等,成为点燃学生心中信念与斗志的隐形火种,极具现实启发与榜样引领作用。

尤为关键的是,活动并非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始终围绕互动”“体验”“共鸣三个核心展开,通过网球抛接挑战、OH卡体验、假笑实验、烦恼气球释放等设计巧妙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情之中提升自我觉察与心理调节能力。这种游戏中学、运动中悟的方式,使得心理教育真正落地有声,也让心理知识不再高冷,而是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触可感的自助工具

此外,整个行程贯穿始终的是对乡村教育差异性的尊重与理解。无论是针对职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还是对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的早期引导,或是初高中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调适,每一场讲座都在内容与形式上体现出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的精准思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将专业心理服务主动延伸至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做法,不仅回应了教育公平的时代呼声,也体现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专业自觉与社会责任。

本次活动虽然行程紧凑、节奏密集,但在书记统筹与几位教师的全力以赴下,成功实现了“6位成员、6所学校、7场讲座、覆盖数千名师生的多点开花局面。讲座后多所学校反馈热烈,学生纷纷表示收获巨大”“焦虑减轻”“对未来更有期待,多位校方负责人也表达出期待长期合作的强烈意愿。

此次山西行,不仅是一次心理服务下沉基层的示范之旅,更是一次将体育之魂融入教育土壤的先锋实践。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党支部将继续以心理科普+体育引导+冠军精神为支撑,深耕乡村心理健康领域,助力新时代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晓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专家团队于2025年5月14日至17日前往山西省代县和繁峙县的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运动心理调节专题讲座。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