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传承五四精神,感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5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回信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支部书记马海旭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加。
以回信精神为指引,筑牢信仰之基。活动伊始,支部书记马海旭带领支部成员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原文,重点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扎根边疆、奉献教育的殷切嘱托,强调青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为促进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贡献青春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马海旭勉励支部青年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践行民族团结使命。
全体党员一同观看了“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引发热烈反响”的新闻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党员们直观感受到这封回信在社会各界青年群体中激起的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五四精神。支部成员董莎莎分享了陈延年烈士的革命事迹。陈延年在五四运动中冲锋在前,面对敌人酷刑坚贞不屈。他“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的精神激励了在座每一位党员。
聆听新疆故事,感悟青春担当。支部进行了“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故事”第七期活动,本期着重讲述青年先进事迹。第十三讲,由支部成员努尔比亚讲述2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谢依特小学支教的故事。他们克服高海拔、语言障碍等困难,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他们的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基层建设。第十四讲,由王媛讲述新疆青年边防警察阿思里别克的故事。他大学毕业即扎根卡昝河高原十年,累计巡逻12万公里,穿破26双作训鞋。他冒着严寒寻回走失马群,用青春守护3800户牧民安宁。面对高寒病痛与调岗机会,这位"移动界碑"青年战士写下坚守誓言:"我愿做雪域边关的青春界碑!"
马海旭对本次专题学习活动进行总结。他讲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行动指南,全体党员要以回信精神为思想灯塔,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政治品格,在服务群众中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立体化展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内涵,使支部党员深刻领悟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扎根边疆、教育报国”的精神内核。山脚下的支教先锋到雪域高原的忠诚卫士,青年榜样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的精神追求。支部将继续组织多样的学习与分享活动,激励党员们把从志愿者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让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