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财“双带室”杨子生教授出席学术年会暨赴韶山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021-11-11 09:29:02 杨诗琴

      一年一度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2018年11月2日至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承办。年会主题是“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与管理变革”。我校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子生教授一行5人应邀赴湖南省长沙市出席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图片1.png

照1 杨子生教授一行出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按照本次学术年会的安排与部署,杨子生教授作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了第一分会场“土地资源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战略”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8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分会场学术研讨会。众多知名教授、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围绕耕地保护、乡村土地配置、城乡用地管理、精准扶贫等多个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图片2.jpg

照2 杨子生教授主持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第一分会场研讨会

      本次学术年会期间,杨子生教授一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于114日奔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是科研院所(中心)党委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杨子生教授主持的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又一次党建活动,科研院所(中心)党委书记荣小红和办公室主任张玉琨同赴韶山指导和参加了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在韶山,杨子生教授一行首先来到了毛泽东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重达3.7吨,高6米,再加上4.1米的基座,共计10.1米,喻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毛主席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满脸带着微笑,双手紧握着讲话稿,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高瞻远瞩地平视着正前方,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敬献花篮,向毛主席三鞠躬!站在铜像前,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

图片3.png

图片4.png

照3 杨子生教授一行向毛泽东主席的铜像敬献花篮

      紧接着,杨子生教授一行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南岸私塾旧址、毛泽东父母墓、毛氏宗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同时对有关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资料进行征集、研究、陈列和宣传。纪念馆主要有生平展区和专题展区(即遗物馆)两处,用于举办《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展览和《毛泽东同志遗物展》、《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家庭》等专题陈列以及有关临时展览,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这里,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当年毛主席发出豪言壮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毅然离去的背影。怀着满腔的热血与赤诚,为了挽救那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毛主席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国家!呕心沥血几十年,自己的六位至亲先后离自己而去,但他都默默咽下悲伤,继续前行!

图片5.png

照4 杨子生教授一行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毛主席的故居是一座普通的江南农舍,坐落于青山环抱之中,山势不高,但重峦叠翠,郁郁葱葱中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整座农舍坐南朝北,呈凹字形结构,共有18间瓦房,虽年代已久,但古朴而端庄。房屋之前有两口池塘,即荷花塘和南岸塘,毛主席从小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池塘中荷花盛开,岸边细柳低垂,一幅勃发生机的景象。房屋后面有一座山,松竹环绕,生气盎然。100多年前,毛泽东在这里诞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毛主席故居里面陈列的物品,基本为原物,都按原样陈放,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及其亲人在这里生活的真实画面,更加深了我们对伟人的无限崇拜。

图片6.jpg

图片7.jpg

照5 杨子生教授一行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后,杨子生教授一行还参观了颇有传奇色彩、被称为“西方山洞”的滴水洞。滴水洞,因伟人传奇生活和故事而闻名中外,参观者络绎不绝。滴水洞位于韶山冲以西,是由三山(龙头山、书堂山、牛形山)相联、自西向东三面紧紧环抱而成的谷地。滴水洞中清泉长流,因水滴入石洞中而得名。这里风景险峻、幽深、秀丽。

图片8.png

照6 杨子生教授一行参观滴水洞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韶山,一个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如潮涌海流纷至。我们的韶山之行虽然短暂,但毛主席的精神财富已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是一份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永不褪色的荣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七律·到韶山》中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牺牲、奋斗、奉献”这一韶山精神,在新时期又被赋予“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内涵,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共产党人以特有的壮怀激烈,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通过此次韶山之行,党员教师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成为科研院所(中心)党委教工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始终坚信的精神动力。

      作为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致力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做好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与播火者。按照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党支部建设“同向同行”、双促双融的原则和要求,全面推动高校中心工作。在工作中,坚持不断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带头干、真干、实干、干好,确保“双带头人”支部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链接:http://www.ynufe.edu.cn/pub/kyysdw/ysfc/185655.htm

 

责任编辑:彭海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18年11月2-7日,杨子生教授一行出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赴韶山开展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