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知识与政治学基础概念
——系列讲座
主讲嘉宾:郭忠华,江西万载人,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吉登斯思想、公民身份、国家理论以及社会科学概念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Citizenship Studies》等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20余部,代表性著作包括《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现代性理论脉络中的社会与政治》《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等。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10余项。
主持人:郭台辉,江西万载人,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0年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民-公民身份研究、概念-话语研究、历史导向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出版著作10余部。
讲座简介:本系列讲座旨在使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对社会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初步分析。本系列讲座共十讲,分为两个部分:前五讲属于社会科学概念的基础知识,后五讲则属于以中国政治概念为对象的具体分析。
讲座安排:
讲座提要:
1、社会科学历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本讲主要探讨社会科学的含义、历史、主要争论和当前状况,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社会科学的知识特性与效度
通过与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本讲主要从“多元普遍主义”角度探讨社会科学的知识特性,说明产生于西方情境下的社会科学知识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应用于中国语境,回应“食洋不化”和“食土不化”问题。
3、知识之树与民族社会科学
本讲主要从“知识之树”角度阐明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说明民族国家的社会科学与世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回应当前学术界所热烈讨论的“本土化”问题。
4、社会科学概念及其建构方式
在前面社会科学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本讲开始聚焦于社会科学概念,说明社会科学概念的类型、功能及其建构方式,并总结概念研究的主要进路。
5、知识分形与概念社会化
本讲主要从日常知识与专业知识分立的角度出发,说明社会科学概念被社会成员接受的主要方式。
6、东西之间的“公民”概念
本讲主要以“公民”概念作为分析对象,以伏尔泰、莱布尼茨、韦伯等人的著为基础,检视有关现代公民概念起源存在的各种误解,阐明现代公民观念在“东-西互动结构”中的形成方式。
7、“夷”字与中国早期现代国家建构
本讲主要以“夷”字作为分析对象,说明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华夷之辨”传统如何在清中期发生转型,中国从以汉族为中心的原生族群型国家转变为多民族一体的疆域型国家,从传统“天下”国家转变为主权有限的现代民族国家。
8、“国民”概念与中国现代国家想象
本讲聚焦于 20 世纪转折时期,以“国民”概念作为分析对象,探讨梁启超等近代知识分子如何通过重塑“国民”语义和塑造现代国民来建立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解析“国民”语义转变后面所隐含的两种现代国家建构方略。
9、“人民”概念与国家建构方略的转捩
本讲聚焦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人民”概念作为对象,探讨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如何通过重塑“人民”概念的语义来建立中国的现代国家。
10、“同志”概念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
本讲聚焦于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初,以“同志”概念的语义变化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同志”概念在不同阶段所隐含的人际关系、政治原则和政治理想,说明“同志政治”是一种比“结义政治”更加先进和革命的政治方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