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阳开 ”——云南师范大学杨柳娅同志赴华坪女高支教事迹
2025年2月15日,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党员杨柳娅,在省政府的指示下,在学校各部门领导和研究生导师史丽玲的支持下,到达了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支教活动。杨柳娅同志选择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实践,敢于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积极追随张桂梅同志,学习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和育人精神,在华坪这片红色土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杨柳娅初到华坪女高
“感党恩,跟党走”——质朴的选择彰显初心。2024年底,杨柳娅同志收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发布的支教通知,得知学校准备选派优秀学子赴华坪女高支教,看到“华坪女高”这个熟悉的字眼,她的脑海迅速浮现出“巾帼英雄” 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奋斗的画面,她毫不犹豫地向支部书记和学院领导提出申请。 当被确定为最终人选时,杨柳娅同志感到欣喜和荣幸,她利用寒假时间全身心进行准备工作,积极调整作息时间,严格要求自己以满足直接上岗的要求。这不仅反映出她对自我的高要求,更体现出一名党员同志通过支教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决心。
2.杨柳娅与张校长合影留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坚持不懈中取得进步。初到华坪女高,作息时间紧张、教学资源有限、学校考核标准严格,杨柳娅同志积极调整身心状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积极向校长、实习导师和班主任汇报教学工作,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杨柳娅同志不仅狠抓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还积极准备大量与语言和文化有关案例,在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知识,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出必要的语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坚定对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的认同,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奋斗之路。学生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收获颇多,杨柳娅同志因此顺利通过了女高为期一个多月的考核,开始独立承担高一年级57班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打磨教学技能、提升和精进教师的职业修养。同时,女高的教职工们能力出众、精进不休息、朴实善良,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之下,杨柳娅同志迅速融入了女高的大家庭。
3.杨柳娅指导学生单词发音
“一片丹心向阳开”——教学相长中坚定信念。华坪女高师生的精神面貌、思想态度、工作作风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杨柳娅同志,督促她持续学习和奋斗。高龄的张桂梅校长除了操持学校大事,还细抓和落实每一件小事:张校长每一天的每一段课上都会亲自清点每一个教室的学生和每个办公室的老师人数,在每天凌晨逐一开启每个角落的灯,天亮时再逐一关闭每个角落的灯,放学时逐一检查每个角落的安全隐患…… 她拿着喇叭时而加油鼓劲,时而怒声呵斥,陪伴着孩子们吃饭、跳舞、唱歌、学习、劳动的每一分每一秒…… 杨柳娅同志从所有工作细节中感受着张校长对所有学生深沉的爱。在每个课间操,张校长都会带着孩子们宣誓、跳舞、唱红歌,学生们振聋发聩的宣誓、朝气蓬勃的舞步和姿态,一片赤诚的歌声不仅牵动着杨柳娅同志的心弦,更为杨柳娅同志带来了勇气和力量。让杨柳娅同志最受震撼的事情是每周一的党性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全校师生在党旗和国旗下宣誓,全校的团员学生在歌声中向党员教师持续敬礼长达三分钟,紧接着党员教师则向团员学生做出“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杨柳娅同志在做出承诺的每一刻都更加坚定了终身拥抱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永远跟党走的一片丹心。这次支教活动开启了杨柳娅同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教育生涯,这是她一生中难得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张桂梅同志在赠言中所写:“杨柳娅宝贝,愿你的人生如同花朵般绽放,无论环境如何,都能坚持自己的美丽和芬芳。”
据悉,云南师范大学近年来持续深化教育帮扶,已累计选派千余名师生赴边疆民族地区支教,杨柳娅同志的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教育实践、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缩影。同时,扎根大地的教育实践使在校研究生快速成长且受益终生,他们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教学技能,磨炼意志,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4.张校长赠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