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国民革命暂时进入低潮,以林彪为代表的有悲观思想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强敌进攻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决定以回复林彪来信的方式,针对红四军内部弥漫的悲观情绪进行一次系统的批评,阐明他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的看法。1930年1月5日,在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协成店,毛泽东写下这封六七千字的长信。

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林彪的错误思想,指出: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仅1930年,敌人就进行了三次“围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也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四、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借着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
文章出处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重印),1991.6:第97~108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