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人人讲|1934——湘江战役

2021-05-20 21:44:39 姚仁逸 杨玥

#01

内容概要

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中央红军为打赢此战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

#02

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

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对苏区发起第五次军事“围剿”。此时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经过一年的苦战,红军未能打破敌人“围剿”。1934年10月,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而红军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长征中最残酷的一仗:湘江战役。

微信图片_20210520214349.png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桂北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描述的就是发生在桂北湘江边的那一场壮烈战斗——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长征经广西灌阳过湘江突破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朱德以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给林彪和彭德怀下达了命令:“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红军将士立下“誓死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苦战七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敌人的企图,为革命的胜利埋下了种子。历经此役,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03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它的惨烈,在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史中仅次于抗美援朝,也正是这样的惨烈,才有了后来遵义会议的召开,从而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坚强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工农红军。

微信图片_20210520214404.png

在这场战役中,红军将士们以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纪律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为指导,深刻诠释何为革命理想高于天,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对于我们树立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培养崇高的革命理想等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04

结束语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战。红军突破湘江的血的事实,使红军对“左”的错误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也宣告了王明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这为随后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既是为了学习党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未来,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下去。

#05

史料出处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定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百年党史人人讲|1934——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长征经广西灌阳过湘江突破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突破湘江的血的事实。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