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的办学特色与科学发展观
2008-10-15 作者:白 靖
改革开放30年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新挑战和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的现实,燕山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水平,取得了可喜可贺的巨大进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回首学校的发展过程,我们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
燕山大学从五十年代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到九十年代“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始终遵循着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工程技术能力、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学科专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素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效益机制,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探索建立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应用研究基地、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逐渐形成了学研产互动的办学特色。
燕山大学的前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1958年建校之初,学校根据教育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紧密结合工业基地,密切为生产服务的原则”,按照“一主、二辅、三结合”的办学方针(教学为主,科研、生产为辅,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行“边建设、边教学、边研究”。教师以哈工大为主,校厂互兼。干部由哈工大和第一重型机器厂共同选派,第一重型机器厂厂长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院长,从而形成了校厂合作办学的特殊关系。在教学环节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学生的部分课程设计和绝大多数毕业设计,都是结合实际生产题目进行的,学院师生在第一重型机器厂参加了大量的生产实习和科技开发项目。
针对学院当时每年仅有数百万元的国家投资和毕业生主要面向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实际情况,哈工大原校长李昌指示我校实行“高而瘦”的办学方针,其基本思想是学校的办学水平要高,专业设置要少。当时学校的龙头专业是轧钢和锻压,这是两个国内最早的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专业,其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都借鉴于苏联高校,部分专业课和毕业设计得到苏联专家的指导,其办学水平之“高”是国内一流的。然而,轧钢、锻压专业的实验设备也非常昂贵,仅靠当时学校每年区区几百万元的总经费是难以在校内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学校采取搭台唱戏借米下锅的方式,以比邻的第一重机厂作为教学实习和科研开发的重要基地,主持工作的马西林副院长要求教师加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赶”教师下车间,到重机厂“蹲点”实习,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一些年轻教师经过长期在工厂的摸爬滚打,对工厂的生产实际了如指掌,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时得心应手。在编写《锻压手册》时,兄弟院校鉴于我校教师对生产实际十分熟悉,一致推举他们担任主编。
1961年,独立办学后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在《关于教育计划的几项要求》中规定:“贯彻以教学为主,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三者紧密结合的原则”,“必须保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活动”,“高年级安排200-300学时进行科学研究”。我校继承了哈工大以科研带教学的优良传统,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把学生带到学术和技术前沿,启迪学生的创新冲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六十年代,为了解决我国超薄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的薄弱环节,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国家科委下达了“160二十辊轧机的研究”保密项目。轧钢专业教师带领60届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研究吸收了国外的设计理念,边设计边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这项产品投产后使我国首次轧出了0.005毫米的超薄康铜片,制成我国第一个箔栅式电阻应变片,为国防工业和科技开发做出了贡献。1961年通过这一项目培养了我校首批研究生2名,研究生的论文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宣告中国已经掌握了超薄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关键技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建校初期“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实践,为形成我校学研产互动的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学校科研能力迅速增强,1978年获得了6项省部级科研奖,并于当年跻身国家重点大学行列。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 “从中国实际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以教学为主,加强科研,逐步把学校办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八十年代中期,学校日益重视科研成果产业化,在贯彻国家“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同时,开始了“产学研三结合”的探索。1997年,学校完成了南迁秦皇岛的历史性转移,并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召开的燕山大学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认准方向,用改革的思想,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同时还提出了扩大办学规模,拓宽学科专业范围,增加办学层次,向多科性大学过渡的战略方针。这就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有了新的内涵,学研产互动的办学特色得以发扬光大,学校在短短十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设了现代化的工程训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学研产互动的办学特色。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续保持和发扬办学特色,是国内许多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九十年代以来,在高校普遍追求综合研究型大学的潮流中,我校也由单一工科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由原有的十几个工科专业扩展为60个本科专业、近百个硕士学科授权点和35个博士学科授权点,在校学生总数达到38000人。同时按照多科性大学 “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式修订了教学大纲,加大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比重,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考研的实力和理论素质。然而,近些年来,从许多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削弱,特别是工程能力缺乏,这对于出身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的我校显然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经过对国内外同类高校的深入考察和思索,刘宏民校长认为燕山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应该正确认识自身定位,保持和发扬办学特色。我校属于教学研究型学校,不应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他提出了保持特色,回归工程的办学理念。为此,学校按照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路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学校加大了工程教学实验室建设,申报成功国防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应用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学校还投资数千万元扩建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机械工程学院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CDIO(构想、设计、实施、操作)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的工程运行过程,减少某些知识性课程,增加工程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受到严格正规的现代工程教育,在机械学院的20多门课程和毕业设计中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成为校内优秀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时备受青睐的目标,学院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我校的文科类院系也按照相似的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文科学生全部参加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金工实习”,通过参加车、钳、铣、刨和数控机床的操作,增加了对现代工业的直观了解,有利于缩短到企业就业的适应期。文科学生还结合课程设置的需要增加了实践性训练环节,文法学院、经管学院等通过设置模拟法庭、“五二五读写训练”和模拟会计师等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里仁学院的万余名学生参加了思想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通过在社会实践中亲身参加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撰写调研报告等,了解了真实的社会,检验了学习的理论,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来源:《燕山大学报》第496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