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988-2024本科教学回顾文献展开幕式暨迎新见面会圆满举行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988-2024本科教学回顾文献展开幕式暨迎新见面会圆满举行
近日,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综合楼3层小剧场举办1988—2024艺术设计学院本科教学回顾文献展开幕式。2024年正值北京服装学院建校65周年,也是艺术设计学院成立36周年。
立足当下,回顾与展望、总结与畅想、感念与期待,也是对艺术设计学院新成员、新未来的迎接。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院长贾荣林,党委常委、副院长詹炳宏,副院长邹游出席,教务处处长赵洪珊、艺术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车飞教授作为活动主持人,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回顾了学院在设计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强调了在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方面的重要使命。
车飞回顾学院发展历程
展览策展团队成员之一赵冠男老师对文献展的策展概念与结构铺陈进行了介绍。
赵冠男介绍策展概念
校友代表、2004届视觉传达专业毕业生、站酷网合伙人纪晓亮以风趣的自述向在场同学分享经验,鼓励大家跟随兴趣和爱好,积极主动地组织学习生活,珍惜校园时光,充分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
纪晓亮分享经验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提到,艺术设计学院是集合了众多专业与人才的摇篮,许多人在专业细分后分别走向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和美术学院等。同学们在艺术设计学院大家庭中成长,见证、参与着学校和学院发展。他肯定了艺术设计学院为学校建设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期待师生继续踔厉奋发,向着更高的专业发展目标奋进。
贾荣林致辞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党委常委、副院长詹炳宏感慨良多。他从专业建设角度讨论了艺术设计学院教研工作的重点,强调在当下文化与产业语境中要关注人和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即“信息—造物”“虚拟—现实”之间的生成关系。
詹炳宏致辞
副院长邹游充分肯定了学院本次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回溯自身发展与建设的回顾展,向在场师生提出发展建议,即跳出思维习惯或专业所带来的“盒子”,学会在“盒子”之外思考,不断探索自身新的可能性。
邹游致辞
各专业依次围绕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具体的介绍,并从学生体验角度,分别对教务管理和实习就业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师生合影
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教学回顾文献展
1988-2024
2024年是北京服装学院建校65周年,也是艺术设计学院成立36周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一直以来,学院秉承“与美同行”校训,以“立足新时代,彰显中国美”为教育理念,以“为人民而设计”为价值取向,以“设计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和服务国家重大项目,秉承“艺工融合”办学模式,紧密围绕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总体办学方向和定位,大力推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在此之际,举办回顾文献展,旨在梳理和展示学院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成绩。这不仅对于艺术设计学院学科与专业教学具有总结意义,同时也对中国设计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览的策划与筹备过程中,强调了关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研究,用知识地图构建的方法总结设计教育教学的沿革与成果,形成对本科教学未来优化与发展的有力支撑。基于上述思考,展览策划团队希望此次展览兼具历史性、文献性以及研究性。因此,将展览将呈现的主要内容划分为“大事记”“学科发展研究”“口述史”“教师科研成果”以及“学生作品选”等5个类型。进而将内容类型的构想与展出空间加以初步结合,提出了编年体的“迴廊”+研究与成果的“阅读站”+作品选的“艺社”的回顾展构成意向。在这样的总体构想下,将“课程体系知识地图的构建研究工作”和“展览的呈现工作”这两个板块,与研究生创新工作营的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精专与跨专业的综合能力,深入对设计教育发展的理解。
“空间”逻辑的工作在提供空间方案的基础上,以虚拟仿真手段不断将展出内容的提案在空间模型中进行校验,建立视觉物料的调整和项目最终落地搭建的实施之间的桥梁。
展览空间的测绘和条件确认
阅读站基础展览空间模拟
迴廊大事记展览方案情况模拟
艺社基础展览空间模拟1
艺社基础展览空间模拟2
上下滑动查看
“视觉”逻辑的工作为图像文字如何有效地被在不同的观看尺度和观看行为下被组织提供方案,建立观看与空间行为之间的桥梁。
画册板块划分稿
对应信息内容的版式研究
版面网格研究
左右滑动查看
“信息可视化”逻辑的工作让庞杂的、本需要大段文字和语言才能得以阐明的信息,在一种更加有效的可视化方案中,得到简明而准确的传达,建立了信息内所隐含的抽象规律与可直观的形式之间的桥梁。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信息可视化工作流,在推进展览落地的过程中,还完成了一次定制化的信息整合程序,在这个程序的加持下,课程体系的相关信息可以迅速地生成为有效的可视化图像。
而“口述史”的工作线,则需要从“人”的线索出发,进行深入的访谈、拍摄以及文稿的整理工作,形成了视频和访谈录两种呈现形式的生动成果。
展览在经历了研究、展出方案讨论以及实施搭建等系列工作后,于2024年9月19日正式开幕,展览内容依策展设计方案计划实施,落地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内9层和14层的 “迴廊”“阅读站”和“艺社”三个空间。
“迴廊”:位于综合楼9层走廊空间,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中游走观景的空间意象,希望观展者在沿着走廊顺时针环游的过程中,一同回顾艺术设计学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发展大事记。
“阅读站”:同位于综合楼9层,链接“迴廊”,展示了艺术设计学院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的创办与发展历程,其中的课程体系发展、特色课程的形成以及教师学术成果的凝结,是学院各专业响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发展自身的见证,在屏幕中播放的“口述史”内容,是对学院历史和学院精神的更加生动的呈现。同时,可以深度阅读到围绕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历史文献,以及教师的教研出版物。
“艺社”:位于综合楼14层公共走廊环绕的中央空间。展示了自80年代以来的优秀学生作品选,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从手绘到数字化再到AI技术的表达工具变化,也可以看到课程所关注的问题的发展。它们作为重要文献,反映了学院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历程,展示了教学与时代变化的共振和师生们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梳理,更为未来夯实基础、锚定方向。希望北服青年从探索这场回顾展开始,激发对专业知识探索的热情与对时尚设计的憧憬,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来参观学院回顾文献展
爱丁堡艺术学院院长来参观艺术设计学院回顾文献展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Michael Marsden到访学院回顾文献展
香港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来参观学院回顾文献展
建筑理论学者、策展人、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奥雷·伯曼,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处长赵洪珊参观文献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