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
献礼建党百年 坚定初心再出发
敬爱的党组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身为一个党员,接受党的关怀和教育,把近期党史学习的感悟总结如下,以期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天意从来高难问,百年多是几多时?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率土分崩,国家沦亡,三千年文明不绝如缕,四万万人民将成奴隶。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无话可说。但无数仁人志士,难道只能日暮途穷垂涕长叹?我们不断寻找,我们不断失败,我们即将灭亡!洋务维新再革命,前仆后继六十载,流血牺牲三十年,到底哪条路才能拯万民于水火挽神州于陆沉啊。时维公元1919,至此国将不国矣!谁知中国,将往何处去?
幸而国运在我,人民没有放弃,历史没有放弃。我以我血荐轩辕,几代人不离不弃、血泪相继,誓死抗争带来的绝不只有牺牲,还有希望。共产主义以其无比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临照晦暗已久的九州大地,像闪电劈开天地,只等大雨洗净旧山河。虽然初生不久,但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潮流浩荡不可阻挡,农民运动在暴力镇压下如火如荼,工人起义在白色恐怖中席卷全国。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知道他们能站起来的时候,国家的复兴就呼之欲出。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最终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选择了共产主义。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古语有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好像只要经历过了苦难的捶打,一个人、一个群体便能浴火重生,变得比先前更为进步更加强大。是的,事实的确也是这样的。那么多次,我们看起来马上就要死了,屡起屡仆奄奄一息,一次次的,我们又站起来了。靠的不是神迹,是共产主义的真理和共产党员的意志。无数烈士之血,洗净铅华。凡是不能打败我的,都将使我更强大。四一二、七一五大屠杀,使我们从斗争的幼稚走向革命的成熟,围剿扫荡让我们从弱小易折变得坚韧有力,路线之争让我们从听命于人到独立自主,绵延万里的长征更以其艰苦卓绝让其成为共产主义的宣言书和播种机。我们初生如流星闪耀,但终当放日月之光华。
代价当然是要付的,尤其当我们以三十年的时间建立巩固起一个独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一无所有之际我们能付出的和必须要付出的只有抛头颅洒热血。救亡图存,一人之生死于时局固无大意义,但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千万人捐躯以赴国难,他们是大渡桥头手扶铁链突击而上的热血战士,是狼牙山上不愿被俘宁愿跳崖的决然背影,是长津湖畔坚守阵地纹丝不动的永恒丰碑。唯一遗憾的,就是再也看不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了吧。
正如璞玉被雕琢的时候,与碎石渣屑一同掉落的,还有自愿充当保护的光滑美玉。当璀璨的玉雕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人们常陶醉于它的纯洁美丽,却很少有人惋惜深埋土中的碎玉。在大浪淘沙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它的万千党员,就是中国的玉壳。你问他们是玉吗,他们说自己是石头。一层一层显露而出的玉壳,保护了中心的玉髓,因为它们是未来的希望;一粒一粒掉落的碎玉,搭成了前进的基石,把自己的光芒奉献给行走其上的希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不能让前人失望。那么多人甘心赴死只是单纯地想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我们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坏,更不能掐灭变得更好的希望的火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的无私无悔付出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渡过了建国初期的困境,前途晦暗时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更在时代激变中时刻自我革新把握正确道路走向伟大复兴,向更高更远的远景目标稳步迈进。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更光荣的使命行将到来。时代越发展,情况越复杂,真正的共产党从来不惮于自我批评,进步总与落后相对应而存在,新时代以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对尖锐矛盾开刀,以大毅力克服重大风险,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践履前人遗志,正肃吾辈脊梁。回首古老中国的悠久历史,每到国家统一安定百年之际,都是深刻的社会矛盾初步暴露的时刻。封建统治者们无力处理矛盾,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使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对于我们来说,坚决不能让两个一百年交替之际的时间节点成为后世史书中令人扼腕的转折点。我们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维护共产主义彻底改造人类社会的最大希望。共产党员更需要把握形势、认清问题、提高能力、发扬作风,以无私奉献乃至勇敢牺牲的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推动民族复兴。
历史不过三种,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贯穿其中的是人类的不断抗争。人类先与自然抗争,再同自身的劣根性抗争,不自觉地想要挣脱历史的蒙昧。当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之后,人类具备了超脱的可能性,一部分人类肩负使命的斗争因而显得更为神圣而悲壮。当一个人知道为了什么而活,他便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天意从来高难问,人间正道是沧桑。能为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三生有幸、至死不渝。
高思源
2021年4月28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