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下午,电能学院在三湾生态公园举办“智慧运河:绿色能源的生态密码——‘双碳’实践思政课”主题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承堂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以运河文化为纽带,通过“理论学习+情景体验+生态实践”的创新形式,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思政育人课堂。
第一阶段:运河文化里读懂“国之大者”。在古色古香的三湾城市书坊内,一堂《从淮扬运河治理领悟忧国爱民情怀》的主题思政课拉开序幕。中国大运河研究院、长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刘怀玉以运河千年变迁为脉络,生动阐释了大运河治理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生态智慧与“人民至上”治理理念。“从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争议,到明清‘蓄清刷黄’的治水实践,运河史既是一部中华文明史,更是一代代中国人守护山河安澜的担当史”,刘怀玉通过详实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从运河文化中感悟家国情怀。学生代表、全国样板党支部成员崔淇则表示:“作为新时代工科青年,我们要用科技创新解码‘运河生态密码’,让千年文脉焕发绿色生机。”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绿植捐赠仪式,以行动践行绿色发展承诺。
副校长王承堂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更是生动的思政教材。学校将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实践创新,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
第二阶段:三湾雕塑前感悟“创新密码”。在“三湾抵一坝”雕塑前,一堂露天情景思政课火热开讲。刘怀玉副教授以雕塑背后的水利智慧为切入点,揭秘古人“以弯道降流速、以工程护生态”的治水巧思,并引申至当代“智慧运河”建设中光伏发电、生态护坡等绿色技术的应用。“从‘三湾抵一坝’到‘双碳’新实践,创新始终是破解生态难题的钥匙。”他号召学生以创新思维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阶段:运河畔奔跑中践行“青年担当”。活动最后,师生化身“环保先锋”,开展“青春‘塑’度 环保同行”公益跑。志愿者们手持“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等宣传牌,沿运河步道慢跑并清理沿途垃圾,最终将收集的废弃物分类投放至大运河博物馆环保站。“一边奔跑一边守护大运河,这比课堂更让我们感受到使命的重量!”参与学生感慨道。
以“大思政课”铸就绿色发展青春力量,本次实践思政课紧扣“双碳”战略与运河文化,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未来,电能学院将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引导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书写新时代“运河故事”。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吴刚,电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两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成员等50余人参加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