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助力响水智慧农业科技小院新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为进一步加快江苏(响水)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建设,加大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响水农业信息化、智慧化高质量发展。近日,应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邀请,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孙成明教授及其团队到响水开展共建活动。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团长、响水县副县长徐国彬,新老团员代表刘涛副教授、农学院农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李广浩副教授,响水县委组织部、县科协、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小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
孙成明院长一行抵达科技小院后,深入田间地头、实验室与示范基地,师生们仔细查看小番茄的生长情况,了解小院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智慧农业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在示范基地里,大家围绕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展开交流,对小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走进实习实训基地(大棚)师生与农民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切实感受科技小院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实际成效。
在科技小院建设座谈会上,科技小院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建设历程、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情况。孙成明院长指出,要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标准化建设,加快成果转化速度,鼓励更多师生走进基层,扎根科技小院,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智慧农业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科学研发的资源优势,与科技小院的实践平台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刘涛副教授等提出一系列推动科技小院建设的具体举措,强调要紧扣响水县农业主导产业,打通培育生产“最后一公里”。徐国彬团长感谢后方单位扬州大学长期以来对响水“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积极协调组织部、科协、农业农村局等多方资源,在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给予科技小院更大支持,助力小院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双方还就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交流活动,聚焦农业科技发展前沿,深度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新路径,细化了科技小院的共建内容,为小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为科技赋能响水乡村振兴添加了新引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