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本在家
“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春节是亿万家庭团聚的日子,是走街串巷、拜访亲友的盛会。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春节早已和“家庭”这一元素紧密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家庭的作用。2015年,总书记提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018年,总书记引用《孟子·离娄上》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句,进一步说明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与家的关系犹如“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有家才能凝聚成国,有国才能保障万家。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意识中,“齐家”是能够“治国”的先决条件,治理国家时要举“孝廉”者为官,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孝悌与从属政治关系的国家忠诚是一体的。因此,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要承担起“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成为人生扬帆起航的良港。所谓“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如果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要用道义、德行正确引导,指引其踏上正途,让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祖国栋梁夯实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家之要在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引用《周易·文言》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句,说明家风对人民幸福与否的重要影响。树立优良家风,关键在于“积”字。家庭教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绝非一蹴而就。“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文化氛围,是每一位家庭成员身体力行,共同努力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树立优良家风,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实际内容。南北朝时颜之推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编写《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之先河,确立了家庭教育的若干准则,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此后,又有清人朱柏庐《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将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用名言警句的方式短小精悍地呈现,写下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流传千古的名句,成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树立优良家风,每一位青年党员都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先锋。总书记强调:“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让我们携手并进,让良好的家教家风传遍五湖四海。
如今,在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国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却日益空洞。家庭本是美好生活的寄存地,此刻却显得有些多余,有些惹人烦扰。有人说“现在的年味淡了”,春晚不再是人人必看的盛会,青年人与长辈间的隔阂也愈发显著。我们固然不能全盘否定新型的过年方式,或许这就是走向新时代必须经历的阵痛,或许这就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然而,家庭的价值是不容否认的,当前行的道路风雨飘摇,蓦然回首,家庭仍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避风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重拾家庭建设,重建家风教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