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宣讲 | 商学院“正青春”红色故事宣讲第二期

2021-07-27 11:45:08

她是团结领导群众英勇抗击日军、不幸负伤被捕英勇就义的共产党人、抗日英雄,她也是襁褓中嗷嗷待哺婴儿的母亲,她就是赵一曼。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教师党员祝欢老师为大家带来红色故事——《一封迟到的红色家书》。

这是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又深情满满,又歉疚重重,他是一纸家书,又是一道绝笔。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那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首次招收女学生。

11.jpg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赵一曼,被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工作,常年为革命奔波在外的她,把儿子寄养到上海的亲戚家,儿子刚刚两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22.jpg

因为出生那天,是列宁逝世五周年的纪念日,也因为盼着这个长在战火里的小家伙,一生安宁,赵一曼给他取名为,宁儿,小宁儿在上海一天天长大,却总也见不到千里之外的妈妈,赵一曼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部队作战。

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的他不幸被日军俘虏,负责审讯她的,是伪满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特务科的大野泰治,多年后以战犯身份受审时,大野泰治还记得当时的情形,他说:“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是组织起珠河县为中心的,数万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活动的中心人物,所以必须杀掉,可是为了破坏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要尽量利用这个女人”,日寇想当然的以为,眼前这位已经伤痕累累的年轻女子,承受不住更大苦难,只要施以酷刑,便可以轻易得到有价值的情报,“我拿鞭子数次打了她受伤的手,并且戳痛她的伤口拷问她,你如果不清楚的说出,共产党组织的活动状况,我还要打你的伤口,让你难受,”狱中的赵一曼,遭受了极其残忍的折磨,远不是大野泰治所说的这般轻描淡写,烙铁烫、灌汽油、电刑……,那些惨绝人寰的酷刑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33.jpg

但每一次拷问,都以无果告终,失去耐心的日寇最终意识到,一切让赵一曼开口的努力都是徒劳,但他们不知道,这份坚毅不仅是一位战士对革命的忠诚,还是一位母亲在狱中,对远方儿子无声却响亮的爱国教育。

1936年8月2日清晨,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这一年,她只有31岁,这一年,宁儿7岁了,当母亲的,知道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在这趟奔赴生命终点的列车上,赵一曼把积在心底的话写了下来,“宁儿,母亲对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44.jpg

遗憾的是,在母亲牺牲后许多年里,宁儿都没有听到她临终的呼喊,连年的战火,一度阻断了这封信在母子间的传递,它被日伪警务厅扣押在监狱档案里,直到1952年为战后审判搜集证据时,才随着对赵一曼施加的残酷罪行,一并重见天日。

已经成年的宁儿,是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这字字深情的绝笔,他隔着展柜,把母亲留给自己最后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抄了下来,“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母亲赵一曼是为国牺牲的,这一点宁儿没有忘记,75年后的今天,这封泛黄的家书,提醒着人们,也永远不要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整个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她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责任编辑:张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教师党员祝欢老师为大家带来红色故事——《一封迟到的红色家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