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北大学化工综合教学中心与制药工程教工党支部联组共学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发布时间:2025-03-13 20:37:36

2025年3月12日中北大学化工综合教学中心教工党支部与制药工程教工党支部在科学楼党员之家进行联组共学。会议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工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化工综合教学中心教工党支部书记焦纬洲主持。

制药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立敏领学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中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联组会关于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一个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教师,要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培养教育学生。

化工综合教学中心教工党支部书记焦纬洲领学了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该纲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而制定的国家行动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和创新,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跃升,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领学中重点剖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与创新举措:高等教育需要增强综合实力,培养大国工匠和拔尖创新人才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推动产学研结合。

通过此次集中学习,支部党员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也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纷纷表示,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立足本职岗位,坚定信心,勇挑重担,深入调研,积极谋划,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课程体系改革融入实践与前沿内容: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如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设计跨学科课程,将行业实际案例、技术难题引入课堂。强化思政与职业素养:将“大国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榜样案例(如航天团队、非遗传承人)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与职业使命感。

2. 教学方法创新

项目式学习:以科研或企业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团队完成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利用数字化平台(如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时间聚焦讨论、实验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3. 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对接

聚焦“卡脖子”领域:围绕芯片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攻关。

4.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设备与数据资源。例如,高校教师可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企业工程师也可以参与高校课程设计。

5. 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项目融入课堂:将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拆解为学生毕设或课程实践内容,让本科生参与基础实验,研究生主导子课题研究。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如共享大型仪器设备),鼓励学生参与横向课题,积累实战经验。

大学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创新引领者”和“产业服务者”,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科研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并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最终目标是实现《纲要》提出的“教育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愿景。

图片1


责任编辑:康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两个党支部联组共学教育强国纲要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