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觉图像为桥,让文化“看得见”
发布时间:2025-06-29 11:06:24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建设的浪潮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以“乡土为源、创新为脉”进行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信息解析与文化符号再生”的双轨教学模式,推动设计教育从技法训练转向文化叙事能力的培养。课程创新性地搭建起乡土田野与符号解码间的跨界实践路径,在农耕文明与当代海洋文化的碰撞中,开启了一场从肌理中提炼东方美学的设计实验。
从“画图”到“叙事”的思维跃迁。
成果突破: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对话未来海洋文化创新化
宁波海洋文化主题下
模块化视觉图形设计语言与海洋议题交织
解构传统十二生肖潮玩化
将十二生肖从民俗符号升华为当代情感载体
学生用构成等手法重塑生肖形象
图形不是装饰,而是思想的翻译器。”教工支部党员教师鲍圆洋表示,“学生学会了用视觉逻辑替代文字解释,这正是信息爆炸时代稀缺的‘减法设计’能力。”作为设计的一种直观、简洁的视觉语言,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学生学会了用视觉逻辑替代文字解释时,他们实际上掌握了一种极为关键的能力——“减法设计”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剥离掉冗余和不必要的部分,直接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并通过图形的形式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它要求设计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迅速理解信息的关键点;需要有系统的思维能力,将复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更要有创新的视觉表达能力,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像设计语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