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部成功参与承办第三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

2021-12-27 23:33:27 中国地质大学新闻网 龚松林

11月26日至2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学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我校、巴东县人民政府主办,我校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程学院和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的第三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主会场设在我校南望山校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IAEG副主席、校党委副书记、我支部党员唐辉明,巴东县委书记黄波、副县长李前兵、县政府党组成员邹宗兴,IAEG副主席Bo-An Jang、Vassilis Marinos,我校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胡祥云,校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赵来时、常务副院长胡圣虹,以及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吉林大学王清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教授等嘉宾参加会议。

我支部党员李长冬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彭建兵院士致开幕词。他介绍了学术论坛和工程地质专业的发展现状。他指出,新时代工程地质学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不忘工程地质初心,重视工程地质条件演化分析,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和工程中的应用,是始终应该坚持的方向。希望此次学术论坛为水库地质灾害科学观测与防控带来新的思路,为建设宜居地球贡献新智慧。

我支部党员唐辉明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介绍了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历程,希望通过本届学术论坛,进一步提升国家野外站的开放交流与对外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水库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实践水平。

黄波致辞。他代表巴东县委县政府,向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对国家野外站长期以来立足巴东县开展地质灾害研究,促进巴东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并诚邀专家学者到巴东考察调研,体验秘境巴东的独特魅力。

本次论坛以“水库地质灾害科学观测与防控”为主题,由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地质灾害精细建模与分析评价新技术培训、学术报告、分会场研讨和会议展板竞赛五部分组成。论坛共安排了20个大会特邀报告、74个分会场报告、51个会议展板、4个新技术培训和3个科普报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挪威、希腊、韩国和捷克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地质领域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地质灾害演化过程、地质灾害观测新技术、地质灾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5个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推动水库地质灾害科学观测与科学防控、为重大工程建设献计献策。

闭幕式上,唐辉明宣读了会议展板竞赛获奖者名单。湖北省地质局副局长马元和唐辉明等嘉宾,共同为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本届论坛历时两天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并线上直播,直播观看量超过116万人次。 


责任编辑:高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支部由参与承办的第三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成功举办,直播观看量超过1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