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年度书记开局项目上半年工作报告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生命线”,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思政工作全面深度贯穿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为目标,聚焦党史学习教育主线,突出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愿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用好评价“主体驱动”,夯实育人“主体阵地”,引领“十大育人”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地大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不断筑牢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学校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彻到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全过程,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学校党委坚持把思政工作融入日常、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思政工作与巡视整改、党史学习教育、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等各项重要工作一起研究、一体整改,着力打通思政工作堵点、难点、重点,构建高质量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推进思政工作体系构建,着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其他部门协同配合、校院两级联动、师生员工充分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三全育人”联席会议机制,推动议事协商、调研检查、督导反馈常态化。设立书记院长“指南针”导航项目,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师生党支部“结对子”制度,深化专业建设和思政工作一体成效。加强基层科研和教学组织党的建设,实行教师职称评聘晋升党支部“一票否决”制。
二是推动特色发展。印发《“美丽中国讲师团”实施方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深入推进“美丽中国讲师团”宣讲活动,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价值培育、办学思想传播、智库决策咨询,主动向社会、学校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组建“美丽中国”党史校史专题讲师团,组织集体备课,充分彰显学科特色和历史贡献,把讲校史有机融合到讲党史之中;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加强地球科学大讲坛品牌建设,讲好地球科普故事,引导社会深化“生命共同体”认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地大智慧和方案。组织召开长江经济带“碳达峰”和“碳中和”研讨交流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机理、技术、方法、模式、政策和制度设计方面形成研究合力。顺应国家战略,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编制,与企业合作成立长江流域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3060碳达峰、碳中和”和“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武汉,覆盖湖北,面向长江流域,辐射全球,力争在5-10年内建设成为碳中和数据中心、技术中心、人才中心,打造武汉国际碳中和示范区,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贡献地大智慧和力量。
三是优化评价体系。推进“三定”工作,明晰单位育人职责、岗位育人标准,进一步配齐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校领导带队赴兄弟高校参加党建和学生思政工作座谈交流会,各部门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和座谈研讨,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事项开展专题研讨,凝聚共识、深化举措。全面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核增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数,强化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管理。结合《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修订工作,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在岗位聘用中,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列标准。完善思政工作经费专项管理和成效考核机制,确保思政经费足额划拨、专款专用。
二、坚持示范引领、机制创新,持续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强化示范引领。发挥环境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建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高度融合,高质量打造特色一体化育人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板。坚持党建和思政工作协同推进,打造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结对领航”“党徽照我行”“示范党支部”工程为核心,以学院班子成员、专业教师、辅导员、导师等为重点的思政工作“四梁八柱”。坚持与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相结合,实施“张国旗班”行动计划、“美丽中国”课程思政等专项建设工程,打造特色党建育人品牌。挖掘水土气生环境学科群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美丽中国“4+N”环境地球科学类课程思政模式,举办青年教师美丽中国课程思政示范课交流学习活动,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深入推进“张国旗班”行动计划,组织师生赴山西陵川县再寻“国旗精神”,清明节祭扫张国旗塑像,重温以张国旗为原型的影片《红山雨》,召开“纪念张国旗牺牲20周年”座谈会,编排致敬张国旗短剧《红旗飘扬》,邀请优秀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佳伟”做客环境文化论坛,发挥“1+6”党建资政育人功能。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水土气生环学科群一体化育人、跨学科教育模式。推动导师制、班主任制、学务指导制“三制融合”,完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树“三全育人”标兵,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孵化和宣传一批优秀师生典型,出版反映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成果的《新时代跨学科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一书。
二是上好党史学习大课。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六个一”、师生员工“四个一”行动,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创校英雄人物为依托,深入挖掘红色校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地质精神传承贯通,将党的革命史、新中国发展史与地大创校史相衔接,讲好红色创校办校故事,赓续红色精神文脉,在讲述红色校史故事中深化党史教育。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到红色实践活动中,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到红色纪念地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实践活动,将红色纪念地塑造成思想政治引领的“网红点”“打卡地”。编印《地大战“疫”故事》,邀请援鄂医疗队重游故地,深入师生讲述共抗疫情生动事迹,用好抗疫精神的鲜活教材;留学生志愿者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视频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会,向世界推介湖北武汉,传播中国声音。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研讨会,研究讨论工作对策,使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三是创新机制办法。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组织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分党委具体落实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探索构建教育、宣传、考核、奖惩、监督、保障“六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积极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充分利用党委部门联席会议,构建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消除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启动“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培训,开展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轮训,实现辅导培训全覆盖。重构教师荣誉体系,研究制定“三全育人标兵”“师德模范”等评选表彰办法,持续开展先进典型选树表彰活动,邀请钟扬事迹宣讲团走进校园,强化示范引领,培育更多“四有”好老师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坚持机制融合,深挖课程育人富矿
一是打造课程思政示范“金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召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课程思政建设及课程教学平台发布会,布局一批示范课堂和示范课程,扶持一批教学团队,努力营造“人人讲育人,课课有思政”良好氛围,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打造“美丽中国”系列课程思政品牌,建设了“地球科学概论”“生态学概论”“国土安全”等示范课程,编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选》等系列教材。组建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通工作坊,建立健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结对成长、联合备课机制,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锻骨砺心、育智育德。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20个学院全部完成本单位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制定、组建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等工作。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思政有关文件精神,形成了以龚一鸣老师等为代表的课程思政典型示范引领,营造了浓厚的课程思政育人氛围。
二是打造思政“实践课堂”。学校党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以历史为教材讲透科学规律,以实践为素材讲活创新理论,以时代为题材讲好使命责任,统筹课内与课外、理论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等多重要素,善用国家大势、社会大潮、生活大剧中的鲜活素材、生动故事讲好“大思政课”,真正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进他们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理论依凭、制度设计、文化支撑的信心信念。制定《深入开展学习之路系列教育实施方案》,每年约1万名师生参与野外实习,在工厂、企业、山川、河谷、海洋、荒漠锤炼专业本领、打磨精神品格、砥砺报国情怀。开展“重温百年路,筑魂地大人”党史学习之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寻访红色遗迹、挖掘红色故事,筹备党史学习“燎原行动”,通过线下沉浸式体验和线上打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走百年建党路,共忆百年峥嵘史。依托“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平台,探索自然资源行业领域协同育人新模式。
三是建设“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学科文化。精心打造登山、攀岩、野外生存等有地质工作特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团结奉献的精神品格。以王焰新院士、王林清副书记、章军锋、谢树成、李建威、龚一鸣、徐世球教授为代表的30余名“美丽中国讲师团”成员,打造了《泉的故事》《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地球科学》等30余门优质选修课,联合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及各省考试院等官方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传播地大好声音,讲好地大好故事。打造以“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为主题,“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为特色的主题宣传,建立独具地大特色的“您好,027招生直播间”,受到校内外广大师生的欢迎与认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逸夫博物馆为重要载体,联合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和系列科普活动,科普专家团队开展系列科普讲座,面向公众讲好地球故事,博物馆亮相湖北省暨武汉市科技活动周,藏品图文信息登上江城科普快车地铁2号线“文博快车”专列。
接下来,学校将按照《2021年度“高校书记校长开局项目”实施方案》相关安排,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推进“三融合”培养,形成更为科学完善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