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孟霞老师开设了一门研究生公选课《文化传播与表达》,有中国学生、留学生,涉及到资源、高教等学院近90名学生选修。疫情期间采取了借助优秀MOOC资源加线上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现在已进行三周共计六次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尝试,在摸索中有了一些体会,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主动拉近师生距离、整合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分级化,有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预热课前教学氛围
公选课通常选课人数多,学生来自各个学院,互相不熟悉,常规课堂教学中都可能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更不必说线上教学。为了保证开课后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开课前一周的QQ群中,孟霞老师就用同学们喜欢的语言风格开始各种预热,增进互动,舒缓疫情期间紧张的情绪,柔和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心情愉快的进行课前准备。
2 预判同学们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给出“锦囊”
结合自己原有教学经验和其他老师网络教学体会的反馈,预判了同学们可能在网课中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开课前孟霞老师准备了三份“锦囊”发给选课的同学们,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家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一份是《课前碎碎念》。用一封家书的口吻介绍了课程设置初衷、教学目标、教学风格、任课教师基本情况、疫情期间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安排、考核方式等等。通过这封书信,告诉大家这门课在生活中的有用性,谈论了自己对于特殊教学方式的想法和期待,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态变化。借助这样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加大家的学习欲望。第二份是《慕课学习平台操作指南》。根据开课前的调研,汇集同学们在使用网络资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图文并茂的提供一份MOOC使用说明书。有了这份锦囊,就可以有效压缩课堂中有关平台使用的内容,让教学节奏更紧凑。第三份是详细的《课程要求》,将每一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对应的学习要求都在开课前告诉同学们,让大家在听课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习。选课同学反馈拿到这三份锦囊后再上课感觉轻松了很多。
3 强调MOOC学习中的仪式感和同步感
每次开课后,孟霞老师会用约十五分钟时间在班级群里与同学们互动。首先给大家分享一段开场白,用随笔的方式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向同学们进行介绍,作为听课学习前的引子,帮助大家进入学习角色。在大家读文字谈感受的同时变相检查同学们的出勤情况。人数少的班级可以让同学们开课五分钟内私信老师一些有趣符号或者短语的方式签到,人数较多的班级,借助QQ接龙应用,让同学们迅速签到。同学们觉得这样的签到方式很有趣,所有参与积极性很高。
听课时强调同步感和仪式感。正式开始MOOC内容学习后,孟霞老师和同学们同步观看学习视频,然后展开两个层次的互动。一方面文字、语音或视频随机私聊上课的同学跟进学习内容,随时解答问题,截图优秀课堂笔记分享到群中供同学们参考,另一方面在群内根据课程进度即使推出课程内容总结和讨论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到老师一直都在身边,减少网络学习当中同步感差的负面影响。
每次线上学习都按照学校课堂时间上、下课,课间给同学们播放眼保健操或者愉快的音乐,调节气氛。如果遇到特殊的日子,比如说“惊蛰”这一天,就会让大家在群里发自己家窗前的春意渐浓的景色,鼓舞同学们的情绪,让大家满怀希望的用积极心态面对特殊时期的生活、学习困难。
4 课后下课不下线
每周课程结束后,孟霞老师会在群里给大家写一段话,一来是对当天课程内容的总结,二来谈谈自己当天在和同学们互动过程中的感受。让同学们知道孟霞老师在想什么,也鼓励大家说说他们有什么想法。孟霞老师的作业是通过QQ作业提交系统布置的,每批改完一位同学的作业,评语就会通过qq提示对方。同学们收到评语后往往都会再给孟霞老师一些反馈,这样利用批改作业平台还会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针对作业内容进行交流。类似的互动一直持续到下一次开课。相对于以往集体批改,这种的方式能够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落到实处,互动效果也很好。
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的新教学手段,缺乏典型的课堂情景感,教学的战线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长,需要任课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如果能够在网络上找到优秀的教学资源,再配合教师全面的线上辅导,线上教学很可能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孟霞老师经常和同学们开玩笑说线上教学的老师要有五星级客服的心态,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解决各种“售前、售中、售后”问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