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三下乡”:情系上官地村,共谱乡村振兴新篇
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的重要号召,引导并助力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贡献力量,2025年暑假,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前往牡丹江市上官地村,开展了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这座宁静的村庄注入青春活力,带去温暖关怀。
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开展国民体质检测志愿服务活动,全力保障当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通过专业测量与科学指导,将优质健康服务送至村民身边,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提升其生活品质。支部的党员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村民提供了包括血糖、血脂、血压、围度、反应时、心率、握力等国民体质测量以及足底压力和脊柱侧弯等多项健康检测服务。活动现场,师生分工明确、履职尽责,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老人进行检测。在血糖、血脂测量区,师生详细记录数据,并结合检测结果,向老人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心率检测区通过专业设备实时监测,助力老人了解自身心脏健康状况;握力测试中,师生指导老人正确发力,评估其肌肉力量;足底压力测量借助先进仪器分析步态,为预防足部疾病提供科学依据;脊柱侧弯检测则运用专业手法和仪器,筛查潜在脊柱问题。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师生逐一给予科学建议。
除提供健康服务外,教师带领学生还积极参与村庄的日常劳作与建设。农忙时节,队员主动作为,帮助村民堆草垛。大家团结协作,使原本杂乱的草垛变得整齐有序,有效减轻了村民的劳动负担。教师党员凭借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协助村民安装各类设备,成功解决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效率。
在村庄美化工作中,师生巧妙融合艺术创意与乡土特色,以上官地村闻名的优质大米为核心灵感,创作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作品。他们发挥绘画专长,将水稻从育种、插秧、抽穗到收割的生长全过程,以细腻笔触绘制在一个个素白盘上,每一笔都体现出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村民就地取材,精心构思、细心粘贴,将普通粮食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立体的艺术画。金黄稻浪、忙碌农人、丰收粮仓等场景栩栩如生,每一粒大米都成为传承乡土情怀的载体。这些作品既直观展现了上官地村“优质大米”的地域特色,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特产的自豪感;又以艺术形式串联起村庄的农耕记忆与生活气息,充满浓郁的乡土人情味,成为村里一道兼具文化内涵与视觉美感的亮丽风景线。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师党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教师党员的责任担当,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锻炼自我、收获成长。未来,支部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乡村大地绚丽绽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