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实践队成员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深入茶叶种植、生产一线,了解绿春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在得知绿春县茶叶品牌因市场同质化严重导致的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以及茶文旅未能实现良好融合发展这一情况后,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云南绿春开展实践,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绿春县茶文旅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研判目前绿春县茶文旅产业遇到的问题,落实解决措施。
听述茶馆老板,品味多样茶品
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当地的一家知名茶馆,与茶馆老板进行深入的交流。茶馆老板热情地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我国茶叶品类,包括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以及黑茶,并详细讲述了划分标准以及典型代表。实践队员们一边品尝着香气四溢的茶水,一边认真聆听老板的讲解,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板还特别介绍了绿春县本地的特色品种,如玛玉茶。玛玉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茶叶市场上独树一帜。它的外形条索紧结重实,白毫显露,香气持久,滋味鲜爽浓厚,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此外,老板还向实践队队员们介绍了绿春县茶叶产业的产品优势。绿春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实地走访种植区域,了解采摘过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实践队队员们前往茶叶种植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讲解人员向实践队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茶叶的采摘过程。茶叶的采摘时间非常关键,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采摘时要选择鲜嫩的芽叶,用手指轻轻掐下,避免损伤茶树。采摘下来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证茶叶的品质。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对茶叶的采摘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茶农们的辛勤付出。
深入农户家中调研,感受茶乡生活
为了了解茶叶产业对当地农户的影响,实践队队员们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研。与农户们友好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茶叶种植情况以及收入情况。茶农们告诉队员们,茶叶产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种植茶叶,他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部分年轻人选择留在农村,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工作。
参观茶叶工厂,了解加工过程
茶叶的加工过程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实践队来到当地的茶叶加工厂,参观茶叶的生产过程。在加工厂,队员们看到了传统的茶叶制作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实践队队员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如受限于地理环境及交通运输条件,大型高科技设备难以运输,茶叶制作工艺难以同外界相媲美等。
走进绿春县茶体验馆,领略历史底蕴
为了更加详尽地了解绿春县茶叶的历史文化,实践队队员们来到绿春县茶体验馆。在馆内,队员们看到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了解到绿春县茶文化与哈尼文化的不解之缘。哈尼人将茶叶称为“拉白”,认为“金山银山花得尽,牲口粮食吃得光,留下拉白保健康”。体验馆内还展示了绿春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一些茶叶文创产品,如茶叶礼盒、茶叶工艺品等。
调研实践,多措并举
通过这次深入绿春县调研茶叶产业,队员们不仅对茶叶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看到绿春县茶叶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绿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看到茶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品牌建设不足、市场开拓不够等。
为了推动绿春县茶文旅产业的发展,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乡村振兴实践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要加大对绿春县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举办茶叶文化节、参加茶叶展销会等方式,展示绿春县茶叶的独特魅力。
二是拓展市场渠道。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茶叶经销商、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要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发展茶旅融合、茶文化体验等新业态,提高茶叶产业的附加值。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大对茶叶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产业人才。
实践队队员们表示,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继续关注绿春县茶叶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相信,在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精神的指引下,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绿春县的茶文旅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