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18 19:25: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分别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计算机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承担的大学数学课程,作为理工科重要基础课程,教学时数长,课程蕴含丰富的数学文化、与自然辩证法关联度高,且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这都为我们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有力条件。为此,党支部以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修养为基础,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影响力,引导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高超的业务技能和育人水平,努力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教育功能,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科体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自觉担当学为人师的表率

正人需先正己,“智是进德之基”,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修养是教师职责的要求,也是纯洁师德、追求崇高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在科学理论的学习中不断升华,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练就。党支部以“桂花妈妈工作室”党建品牌为平台,凝心聚力,采取党员与普通教师“2+1”携手共进、“共产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导师制”等措施,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引导全体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理论修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苦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激发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练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本领,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争做“四有”好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使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传授大学数学知识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用我国数学历史成就激励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而且大学数学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素材。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这座宝库,充分彰显了数学的魅力、数学之美、数学源源流长的光辉历史。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极限思想,哲学家庄周所著《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加倍的办法近似代替圆的面积,其“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正是对极限思想和方法的精彩而深刻的论述。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抽象出极限的概念,那时没有变量,没有笛卡儿的解析几何,但这一思想的发现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而且,刘徽的“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计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讲授这一内容时,着力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克服崇洋媚外的心理,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吸取营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的同时,更要认识到数学的发展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树立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的理想信念。

(二)用数学概念的形成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的自然科学,处处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数学中的概念都是从具体的客观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如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等是由实际问题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理论概念,再运用于实践。

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适时融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比如,在让学生理解极限概念时,向学生介绍极限的由来,强调它是“最难产”的概念之一。从公元1655年英国数学家沃利斯所作的“初形”描述到由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所作的严密数学定义,经历了整整200多年。同时,把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嵌入讲授中,使学生了解极限思想是人类认识水平进步的产物,让我们明白无穷逼近而又永远无法达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再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中的变与不变”“近似与精确的思想时在讲解级数理论从有限项的和到无限项的和的性质变化时都伴随向学生揭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又比如,在讲解极限计算中运用“洛必达法则”使一个解决不了的极限问题通过转变形式成为另一个能够解决的极限问题时有意识地联系实际生活的案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辨证思想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比如,在《统计学》中讲解任何一种统计调查方法都有优越性和局限性,社会经济现象是发展变化的,所谓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单一、教条主义的方法难以完成统计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要求。

(三)用数学家追求真理的执着态度涵养学生奋斗精神

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处理都是经过千百次实验的结果,如在讲解小概率事件,在大量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的结论时就以此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认准目标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如伯努利、莱布尼兹、高斯、欧拉等数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超人的毅力成功破解了许多公认的数学难题,这些事例都是教育学生坚持真理、不断突破、勇于探索的生动案例。

数学发展本身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由破到立的创新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解数学家们应对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化解可让学生看到并存只要坚持科学理念正确方法不断探求就能不断突破战胜自我而且每次数学危机的解决往往都因此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如悖论的产生无理数的发现等因此让学生相信,面对困难挑战克服困难是前进的动力而战胜困难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看到新的风景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名人轶事不仅可以让听课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也会给予他们意外的收获前进的榜样有时也能帮助学生对学科的成长追本溯源,借以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鼓励学生要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孜孜不倦不畏艰险

三、在大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中精准结对帮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党支部结合全国优秀教师李桂花同志在学生中广为传播的“桂花妈妈”称呼,充分发挥其名师效应,努力打造“桂花妈妈工作室”品牌,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针对学生学习大学数学困难的问题,组织实施精准结对帮扶,“桂花妈妈工作室”下设了“飞行技术专业高等数学”“地面专业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门课程的“学业帮扶小组”,高等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课外义务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学习数学课程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平时与学生的谈心交流、沟通思想,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规划专业人生。通过一年来的努力,飞行技术专业高等数学平均成绩由63分提高到73分,及格率由75%提高到85%;地面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平均成绩由71.66分提高到81.15分,及格率由80%提高到83%。

党支部针对计算机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多、比例高的特点,按照学校关于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党员1+2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活动”。党支部全体10名党员与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1对2结对子,面对面、心贴心共帮扶学生20人。通过该活动,预科生同学感受到了温暖,稳定了思想,迅速适应了内地的学习与生活,其数学科目考试全部顺利通过,其他科目的及格率均在85%以上。支部的帮扶示范行动,带动了其他课程的教师参与进来,在课余指导少数民族预科生,使我校首届预科班全体同学最后都顺利完成学业,全部结业。

以上是我们的几点探索,在今后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潜心挖掘思政内容和资源,坚持对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用数学概念的形成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的自然科学。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