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热土上“行走的思政课”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外省新生南梁红色研学纪实
秋色浸染陇原,信念照亮征程。10月19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能源化工系、智能工程系来自山东、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河北等地的新生,奔赴红色圣地南梁,开启了一堂特殊的“行走的思政课”。在革命火种曾熊熊燃烧的土地上,青春与历史对话,理想与信仰交融,为高职学子的人生新篇章写下浓墨重彩的序言。

晨光熹微中,研学开班仪式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军亲临现场,为整装待发的学子们做了一场立意高远、情真意切的导学动员。他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学生个人成长的双重维度,提出“爱读书、养习惯、练本领、肯奋斗”的十二字成长箴言。他强调,职教学子不仅要精读专业之书、泛读课外之书,更要善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要在日常中培养勤勉的学习习惯、自律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礼仪习惯;要在实训室锤炼技能,在图书馆丰盈思想,在操场强健体魄,更要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创造美好未来。


巍峨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格外庄严肃穆。研学首站,在此举行了一场庄严而隆重的瞻仰仪式。同学们神情凝重,列队肃立,向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集体默哀,寄托深切哀思。随后,学生代表稳稳抬起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飘扬的缎带寄托着后辈对先烈的无限敬仰。紧接着,全体师生深深鞠躬致敬,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英雄们致以哀思。最后,同学们缓步绕行,静静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凝视碑文上的每一个名字,触摸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无声的静默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在纪念碑广场,张莹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从南梁梢林到新时代星辰大海:一场关于信仰与成长的对话》的现场思政课。她深情讲述陕甘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梢林”环境中坚守信念、开拓进取的历史,并巧妙引申“正如当年革命火种在这片热土‘两点一存’,你们今天选择职业教育,同样是人生新起点。无论过往如何,只要坚定信念,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赛道再次腾飞,驶向星辰大海。”
在列宁小学旧址,辛文馨老师以《红色启蒙奏响时代新声》为题进行现场教学。她生动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列宁小学如何克服困难坚持办学,播撒文化知识和革命理想。她鼓励同学们:“这里曾是红色启蒙的地方,今天,你们在这里接受职业启蒙,同样承载着时代的希望,要让红色的基因在技能报国的行动中焕发新的光彩。”


跟随着历史的足迹,师生们步入南梁革命纪念馆。在庄重的展厅内,同学们系统学习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创建历史,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和详实的文献资料,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深刻思考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的南梁精神内涵。这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让同学们在追忆革命先辈不朽功勋的同时,更加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首先漫步于古朴院落,系统了解了南梁书院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完成了一次与历史对话的“寻迹之旅”。在“体验传统礼仪”环节,新生们学习并展演古代揖礼,恭敬礼拜至圣先师,在一鞠一躬之间,亲身体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仪式过后,书院内响起了琅琅书声,同学们齐声诵读《论语》精选篇章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选段,在跨越千年的智慧箴言中汲取精神养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一同学习并展演了国学手语操,以这种现代而灵动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为本次研学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研学是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大思政课”改革、积极响应庆阳市打造红色研学高地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组织外省籍新生开展红色研学,学院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成长背景各异的高职学子深刻感受到以南梁精神为代表的庆阳红色文化魅力,更在红色基因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中展开了深入探索。
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舞台同样宽广,技能成才的道路充满希望。只要笃定“爱读书、养习惯、练本领、肯奋斗”的信念,无论是在技术领域深耕,还是通过专升本等途径继续深造,每一名学子都能如南梁的革命星火,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服务社会的燎原之光。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铸魂”工程,让南梁精神通过一堂又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滋养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为学院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