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四期主题分享会顺利

2022-04-11 11:24:00



3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四期主题分享会顺利举办。本期分享会聚焦高校教学科研岗位的求职经验,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届博士毕业生玉玲、2018届博士毕业生王振、2019届博士毕业生李佳金、2020届博士毕业生王丽丽,分享他们的求职经验和工作建议。分享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主持,吸引了院内80余位硕博研究生参加。


王玉玲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学院在分享会之前进行调研收集的问题,她主要从关于直接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建议、选择继续深造的话如何增量提质、选择直接就业的话如何避坑上岸以及入职高校后的工作内容四个方面分享自己的高校求职经验与建议。她建议同学们在进行就业或升学选择时,务必综合考量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要积极尝试,勇于试错,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就业还是读博深造,同时要做好多手准备。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工作主要是教学、科研与行政三大块,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务必注意身体健康和时间精力的分配。


王振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他主要围绕马理学科博士就业前景、读博建议、博士入职高校的注意事项、高校招聘教职条件及面试技巧等问题进行经验分享。他认为马理及相关学科在最近几年仍存在一定的就业缺口,同学们要把握好机遇;因入职高校后要进行思政课教学,建议同学们在读博期间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教学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要求不同,同学们在读博期间须提前了解,主动联系目标院校。此外,他还分享了北京高校对于教师招聘的一般论文要求、师资博士后的利与弊、高校教师晋升以及北京户口等问题的宝贵经验。


李佳金现就职于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他主要从就业形势、高校就业注意事项以及入职高校后的主要工作内容三个方面分享心得。就目前来看,党史党建和马理学科仍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但随高校相关专业的扩招,就业要求也会水涨船高,同学们要提高硬实力,做多手准备。此外,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要以纸质材料为准,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无论是做师资博士后还是讲师,青年教师都会面临考核压力,要有心理准备和长远规划。进入高校就职,不仅需要教学和科研能力,还应该具备突出的沟通交流能力。


王丽丽现就职于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她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学会平衡、抓住时机、剖析自己。在读博、求职和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平衡好各种关系,根据自己的长远规划确定不同关系中的重点,有的放矢。目前马理学科的整体就业形势是利好的,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在读书时修炼内功,打下就业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抓住机遇。此外,她还提醒同学们在签署三方协议时务必要慎重考虑,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分享会最后,参会同学提出一些关注的问题,嘉宾们结合自身经验予以解答。李晓雨老师对此次分享会作总结发言,强调因疫情、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学院毕业生仍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就业必须以顺利毕业为前提,建议同学们要重视自己的学业,预祝大家都能够毕业顺利,就业满意,并向参会同学表示感谢。本期分享会到此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帮助在校同学了解职场生活,做好职业规划,在学院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研究生会积极发挥马院品牌优势,搭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持续开展系列就业经验分享会。今后,研究生会将继续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立足广大研究生同学的现实需求,举办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以学院为起点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明确理想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w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四期主题分享会顺利举办。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