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地学院聚合“三力”,聚焦“三全”构建高校思政育人新模式

2022-11-16 20:43:39 王茹 姚梦竹 孟笑 杨丽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做到“五个到位”,以党建引领学院创新发展,凝心聚力效果明显,政治核心作用突出,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尤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合“三力”,聚焦“三全”,构建多维联动,内生驱动的课内外一体化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建设思路

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坚持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作用,强化加党建引领力,绘就思政工作“一张图”;融合专业课、思政课和校外基地,汇聚平台融合力,下好内外联动育人“一盘棋”;规范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激发师生创造力,打通四方协同最后“一公里”,着力培养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时代新人,走出一条可复制、可迁移、可持续的党建育人之路。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一)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力。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学院各项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和平台的建设管理。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健全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发挥党建政治引领力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学院党委对“三全育人”试点改革的领导,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各系(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三全育人”导师团团长和教师党员任小组组长的三级构架,学院整体布局,全面统筹,极大地促进了有限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政策支持向育人环节倾斜、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定期召开“三全育人”改革协调推进会,将“教学分离”向“教学相长”逐步改变,把力量汇集起来往学生成长需要、成才需要的方向聚焦。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平台融合的课内外一体化育人机制。

坚持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打破课堂局限,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素养、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有效对接协同。党建引领,统筹布局,开创“思政+”工作新格局。学院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形成育人功能各有侧重的“课堂教学、学术科研、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心理疏导”六大主体相互联动的“大思政”格局。建设课程思政体系,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打造四大课程思政基地,协同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根据学科特点打造高水平学科竞赛群,延伸课堂理论学习到课外实践动手,激发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形成“教、学、赛、研、用”育人平台。培育“大地之光”实践育人品牌,完善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打造以蒲公英青协为代表的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并配套标准化志愿服务认证和表彰制度,突破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瓶颈。凝练地学“5G文化”和地学育人四大工程“罗盘工程、地质锤工程、放大镜工程、草帽工程”等富有学科文化特色的育人品牌。守好网络宣传主阵地,成立“热点工作室”,依托“地心引力”微信公众平台,以“坚持地学道路、光大地学品格、弘扬地学精神、坚定地学自信”为指导思想,引领主流价值观,开拓网络育人新局面。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立足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干预体系。协同联动,互补融通,擎画思政育人主体“同心圆”。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思政工作主线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聚焦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辅导员和班导师等“关键少数”群体,找到不同主体的育人出发点,形成同心圆的核心点,通过平台搭建和体系构建等纵横交错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协同联动,互补融通”的大思政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群体的协同效力,着力提升思政工作的“深度”。聚焦“组织协同、资助协同、队伍协同、服务协同”四个关键环节,用好“人、财、物、度”四个关键抓手,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切实打通,着力提升思政工作的“广度”和“效度”。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构建改革创新发展的“共同体”。学院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认真梳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领域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着力开展“强基铸魂、五育并举、制度创新、师德引领、平台建设、质量提升”六大工程,充分发掘各项工作蕴含的育人元素,并将其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形成新时期的“一体化推进、项目化推行、协同化推动、制度化推深、精品化推广”建设思路,彻底解决“全程育人不能有效衔接贯通和全方位育人缺乏协同联动”的问题,有效联结汇聚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体系构建,激发育人内生驱动力。

“内驱”通过岗位设置和考核评比明确各环节各领域育人职责,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三全育人”导师团实施办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班导师队伍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年度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聘期岗位考核实施细则》、《地球科学学院师德考核细则(试行)》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系统梳理归纳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凝聚共识,明确责任,使各主体自觉发挥育人效应;“外推”通过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在吃透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设计思路的前提下,按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历史和学科特点,制定《地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六大课堂联动机制,明确实施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寻求制度集成创新的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和跨领域关联、诸要素协同,形成螺旋式上升、层次性递进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促进各主体的育人行动,解决全员育人不能很好形成合力的问题。

三、建设成效

地球科学学院通过“内驱外推”持续激发各育人主体内生动力,强化党建政治引领和制度集成创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有效地联结育人资源、激活育人主体、抓好育人对象、统筹育人环境。

(一)“大思政”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联动课堂教学、学术科研、创新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心理疏导六大课堂载体,形成四年不间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培根铸魂工程,将专业学习、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生活服务、社会实践及其它健康志趣活动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全过程中,构建起以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渠道协同和队伍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内驱体系,保障“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形成。学院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学生组织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奖,北京市红色“1+1”、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一系列奖励,涌现出全国高校辅导员百门精品培训课程等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基本形成“大思政”的工作格局。

(二)思政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学校整体部署,学院通过吸纳教师身份兼职辅导员、学生身份辅导员助力、“三全育人”本科生导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进一步充实思政工作队伍力量。资深教授担任兼职辅导员以及“三全育人”本科生导师配备弥补了学生辅导员占主体的队伍结构的弱点。学院辅导员队伍注重日常工作经验总结提炼,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和课题研究,近三年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文章30余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先后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环保生态志愿者、科技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等。

(三)育人质量凸显成效。

教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育人质量不断提高。近五年,学院升学率连续稳定在60%以上,就业率保持全校前三,30%以上的毕业生在西部戈壁沙漠及海上平台等艰苦地区的石油勘探一线基层就业。在校生中有3个团支部获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6个班级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4个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人获北京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9人获全国地质类学生最高奖—李四光优秀学生奖;7人荣获王涛英才奖学金;41人次获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助研金,亚太地区排名第一,2020年在全球获资助项目的高校中,名列世界第一;在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中斩获特等奖4次,一等奖23次,在全国地质技能大赛中斩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9次,共有150余人次在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中获奖。

(四)工作成果不断涌现。

围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形成《联动六大课堂,构建四个协同,“大思政”育人体系培养新时代铁人新时代》经验总结报告和《新时代“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案例集》,在北京教育(高教)专栏宣传推广做法、出版《筑基铸魂 示范引领》先进集体及优秀个人事迹集等。学院两个相关教改项目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个文化育人项目入选学校校园文化优秀项目,一项获评学校文化建设精品项目。以育人初心为主题的视频获得教育部教工委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微视频奖,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1台播出。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共产党员网、中青校园等官方媒体报道10余次。


责任编辑:王思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