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调研示范村、青年企业家、先进社区、先进家庭,助推“先富带后富”,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围绕“弄潮青春”主题,浙财大财税学院师生赴海宁“弄潮青春行”青年学生实践服务团继续在海宁市袁花镇继续深入调研。
政府访谈
就业新风口下,如何吸引青年返乡,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成为乡镇工作的重要一环。实践服务团就袁花镇返乡青年就业现状与袁花镇团委书记羊一帆、经济发展办副主任殷银燕、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昱晓展开讨论,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从学历、年龄等多角度切入,定量为袁花镇返乡青年群体"画像"。此外,实践服务团还将发放有关返乡青年的调查问卷,依托大量数据,探寻青年返乡的意愿,为袁花镇政府制定吸引人才回流的政策提供可靠建议。
走访博儒桥村
沿着博儒桥村“梦之旅”党建示范带,实践服务团在寻访中品味先进示范村的致富果实。在博儒桥村团委书记瞿佳佳的带领下,实践服务团参观了海宁市民心学院。通过参观二楼的“众筹之路”展馆,纵观博儒桥村的致富史,实践服务团成员深入理解了以“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聚筹心”为核心的众筹治理模式。
参观完民心学院后,实践服务团还深入农户家中,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考察农户的“众筹”参与度、对本村治理情况的满意度等相关民情。通过参观展馆与实地走访,实践服务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四共四筹”治理模式的优越性,也明白了百姓在该模式中发挥的坚实力量。基层治理既要凝聚民心,又必须干在实处!
书记访谈
紧接着,博儒桥村党委书记吴清江和实践服务团展开了一场“话共筹•探富裕”的书记座谈会,一同探寻博儒桥村“共同富裕”的财富密码。书记认为,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带,全民一起干”,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博儒桥村与别村最为不同之处;而“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聚筹心”的“四共四筹”治理模式,更是博儒桥村发展致富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村民掌握“政府搭台,农民在家门口赚钱”的共富秘诀,博儒桥村才得以飞速发展。
关于博儒桥村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实践服务团了解到,第二产业是博儒桥村的支柱产业,现代化农业和第三产业是今后发展的目标。在与书记的交谈中,实践服务团不仅解开了共同富裕的密码,也深刻感悟到弘扬良好民风、塑造和谐氛围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性。通过这场座谈会,实践服务团对“众筹”有了新的认识,并将以一份高质量的实践报告,激发“四共四筹”的活力,推广“四共四筹”理念,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中,实践服务团走进袁花镇,探寻当地青年就业的现状,力求完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帮助袁花镇做好“引”“留”文章,吸引青年返乡。而周王庙镇博儒桥村党建引领、众筹共建的发展模式则让实践服务团成员明白,促进众筹情紧系群众,让众筹梦惠及城镇,为百姓找到致富的“金钥匙”,才是博儒桥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义所在。
本次活动中,实践服务团走进袁花镇,探寻当地青年就业的现状,力求完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帮助袁花镇做好“引”“留”文章,吸引青年返乡。而周王庙镇博儒桥村党建引领、众筹共建的发展模式则让实践服务团成员明白,促进众筹情紧系群众,让众筹梦惠及城镇,为百姓找到致富的“金钥匙”,才是博儒桥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要义所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