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教材化的探索与实践:理论研究引领教材建设 培根铸魂构筑育人高地
浙江财经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牵引,以教材建设为抓手,将前沿研究成果系统转化为育人资源。学校依托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等平台,在政府监管、科技创新、财政治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浙江辨识度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和原创性教材,并通过“理论研究—教材编写—课程建设—实践育人”的完整链条,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新格局。
一、深耕“八八战略”,构建浙江特色理论教材体系
作为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依托单位,浙江财经大学系统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重要思想财富,推动地方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实现了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提炼再到教材转化的创新路径。
学校组织编写《“八八战略”与五大历史使命》《“八八战略”与共同富裕》《“八八战略”与省域现代化先行》等系列教材,将“共同富裕”“省域现代化先行”等前沿理论成果系统融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培育原创性教材项目30余项,形成了“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思政元素”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会计学院聚焦专业特色,重点打造《工程造价管理(案例)》《数智化会计案例解析:从传统账务到AI辅助决策》等案例教材,推动教材形态多样化发展。
为增强理论传播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学校创新推出“八八战略”主题漫画作品《一张蓝图绘到底》,作品上线学习强国平台并入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猴奖”。结合《习近平在浙江》《习近平浙江足迹》等特色读本,组织师生开展“循迹‘八八战略’传承青年使命”主题实践,将课堂延伸到改革发展第一线,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刻感悟思想伟力。
二、构建政府监管自主知识体系,助力经济体制改革
王俊豪教授团队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提出了以“制度型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政府管制理论,为解决“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理论强调制度供给的系统性,涵盖法律制度、监管机制、监管方式、监督体系与绩效评价五大维度,实现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有机融合。
团队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管制经济学原理》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历经3次修订完善,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案例丰富的知识体系,在全国财经类高校广泛使用。以教材为依托,学校自2001年起系统开设《管制经济学》《公共管制》等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在学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设立全国唯一的管制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提升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体系,服务创新强国战略
魏江教授团队聚焦新时代科技创新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构建了以“非对称创新”“制度型市场”“数据基础观”为核心的中国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体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团队出版《创新强国:新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与探索》高水平教材,深入阐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在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中的生动实践,教材发行量超过2万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配套出版《数字战略》《数字创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等系列教材,将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理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重本土案例开发,深入调研浙江企业创新实践,编写了近20篇全国百优管理案例,将“吉利收购沃尔沃”“海康威视数字化转型”等鲜活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中国企业创新故事中汲取智慧,增强了理论学习的现实感和获得感。
四、构建地方财政治理理论体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钟晓敏、李永友教授团队围绕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国特色地方财政治理理论体系。该理论提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思路,创造性地提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调节机制,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成果凝练为《地方财政学》《财政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地方财政学》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产生了重要影响。围绕教材内容,打造了财政学系列精品课程群,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有机融合,10个课程思政案例获评全国财政学教指委优秀教学案例。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财政制度的独特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的财经人才。
结 语
浙江财经大学通过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材化,走出了一条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将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完善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