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艺术批评课程成果文选(四)

2021-01-19 16:31:56

课程介绍:

《艺术批评》课程以赏析、考察、阅读、分析、写作训练等环节组成。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表达力。一方面通过必要的训练,让学生愿意看、懂得看“艺术”,培养主动而独立的思考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必要的艺术批评文章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发现和培养批评人才。

《肖全的反抗》李琦

当我们介绍一个名人身份的时候,常常会把他和他的代表风格或作品放在一起,比如想到布列松就会想到决定性瞬间,提到郎静山就必然会提到画意摄影。名字+成就已经成为快速定位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荣誉高低的惯用形式。单从这样的形式看,此时的名字便不再只是一个静态的代号,其中蕴含了动态的定位和遐想。

这是一种在社会中被需要的标签,能让普通人通过它对名人有一定的认识或崇拜,简化和缩短人们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认知难度与时间,但用这种名字加代表性风格的方式来介绍名人,同时又将两者进行了一种文化捆绑和思维限制。更进一步说,或许也是对名人本身的一种禁锢。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暗示,甚至成为一种风格上的警告,因为泛滥的赞誉往往会大大掩盖之后的创作光环,成为难以推翻的镣铐。毕竟,巅峰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可复制和难以超越,让人承认其并列存在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除了自身固有的心理捆绑以外,大众把其代表作强加的神性和不可超越性或许也是创作者巅峰不再的原因。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把现今存在的和已经过去的拿来一较高低。尤其是诞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作品,或许会因为时代的不可复制和逝去,永远地成为大家心中的辉煌。对于特定时期产生的好作品的判断,里面或多或少都会倾注观者个人情感和情怀,以一个感性地视角对它的价值进行放大和肯定,更确切地来说,不是判断,是加以怀念。再来看自己所处的现今时代的作品,自然符合此消彼长的规律,以一个率先就带有苛责,过于理性的眼光去评判创作者的新作,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太理性。我说的这个现象,正是肖全和他的《我们这一代》。

《我们这一代》成就了肖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肖全。《我们这一代》里的80年代,是灿烂,辉煌,充斥着理想主义且不可复制的独特时代。在它的庇佑下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佳作,这是一片文化艺术家大放异彩的乐土。肖全是这个时代的直接受益者,作为文化艺术群体的一分子,他用影像串起了整个群体的肖像,让那个时代的辉煌和意气风发永久地留在了他的作品里。现今30多年过去了,肖全已然不是留着长发,拖着腮帮的样子,但在关于他的介绍和采访中,依然会以《我们这一代》的拍摄者肖全这样的形式提到他,也还是让他的80,90年代率先登场。许多人不满足于他的影像,总想通过他的复述更接近那个时代,让他疲于一遍遍的回忆和重构。

从2018年出版的《今日肖全》这本摄影集,我们可以看到肖全的反抗,他把时间写在了自己名字前面,这种为作品贴标签的行为,本质上却是他甩掉固有标签的愿望。他在强调今天和今天的自己,也在强调自己对摄影本身的热爱和关注。以肖全为代表的大多数创作者,都在努力摒弃这个固有形式的束缚,表露自身需要超越过去的野心。

黑格尔有句哲学名言说“存在即合理”,但他没说“存在即完美”。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作品所承载的时间的不复存在就把它当作无可代替的完美品的话,那它本身就是很荒谬。或许这种完美更多的是观众倾注的私人情感,带有极强的理想主义成分,而这种理想主义带来的荣誉泛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创作者本人的束缚和戕害,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今后创作之路的无形镣铐。

(《中国摄影报》2019年1月29日)

《朋友圈里看摄影》 谭熊英

微信朋友圈已然改变了我们彼此交往的方式,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多数人的朋友圈中,带动态的图片比纯文字动态数量多且互动量高,并且大多数图片都是由手机直接拍摄,好像真的印证了 “文字已死,读图时代到来”这句话。

我的微信好友大致分为亲属和同学两类。长辈们在朋友圈里发的图片多以孩子、宴会、旅游为主,更注重展现物质生活本身而不是影像的质量。他们的朋友圈里几乎没有黑白图片,大多是五彩斑斓的照片。且多数都是用手机随手拍下来的,不太讲究构图,甚至有些连焦都没有对准。长辈们并不完全通晓手机摄影的技术与技巧,也不是十分在意画面的精致与否,他们发照片的初衷是想分享当下发生的事件及此时此刻的心情,相较于那些主体不明、重在抒情的摄影作品来说更为直观,镜头对准的就是事件本身。

就拿我的母亲来说,她十分热爱组队徒步,途经的地方都是风光优美、环境宜人,朋友圈的照片要么是团队合照,要么是单人的脸部特写——一张张笑容灿烂的面孔。从她的照片中我能看出来她去了哪儿、做了什么、同伴有谁,我能和她一同分享喜悦。当然,这些照片没有必要用严苛的艺术标准来评价,她只是想把即时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而已。

同龄人的朋友圈图片大部分与学业和娱乐相关。因为笔者是艺术生,朋友圈的同学们大多也学习艺术相关专业。他们发的图片主要内容是自己的作品,或者生活剪影。和长辈不同的是,他们的照片有彩色也有黑白,且摄影系同学的黑白图片占比更大。因为摄影系同学学习过摄影史,体验过更贴近摄影本身的暗房技术,也学习了更加前卫的摄影理念,所以和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摄影系似乎更加偏爱黑白影调,照片比起大多数长辈来说更具有形式感和艺木性。他们的拍摄工具可能是手机或相机,且拍摄一件物品的时长远远超过长辈们发在朋友圈的图片所需耗时,所以不论在构图或是色调方面都比长辈的图片更加成熟,也更加具有审美性。

男女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在朋友圈里发自拍和艺术写真的几乎都是女生。排除刻意的搞笑目的以外,女生们发的自拍大多都想展示自己姣好的面容和身材。这些自拍的构图大多不会很独特,角度也不会太刁钻,或是拍脸部特写,或是拍今日穿搭,用饱和度高的色彩搭配和干净整洁的背景为她的气质加分。如果你花几分钟时间刷一下朋友圈,是不是常看到这样的照片?

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都想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的,二十出头的我们更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在今天这个自媒体时代,摄影成为直接满足她们愿望的最佳手段。发自拍大概有两种情形,第一是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不管自己什么样子都很美的人,她可能会发一些生活靓照,也可能会发故意搞怪的照片。第二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赞扬的人。这种人的数量应该居多。随着拍照工具功能的不断提高和各种修图软件的出现,照片变得不再完全客观,或者说重新定义着客观的内涵与外延。大家之所以喜欢照相,是因为拍摄对象确实是她本人,但是又表现出了连她本人也不敢相信的美感。

朋友圈作为一个现代信息广泛流通的场所,每天都有人更新不同的图片,大众也习惯使用手机拍摄照片、查阅照片,因为比起文字来,图片更具有画面视觉冲击感,给人的印象也最为深刻。朋友圈也是互联网一个小小的节点,通常仅限于对好友开放,其覆盖范围远不及普通网站,它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半私密的虚拟交际圈,大多数人上传的图片只是作为日志,来记录生活点滴,缓解情绪、抒发情感。正是因为这些无数的生活点滴细节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生活既虚拟又真实。

(《中国摄影报》2018年11月13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艺术批评课程成果文选(四)。依然会以《我们这一代》的拍摄者肖全这样的形式提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