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思政课搬进能源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开展场馆内的思政课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6 16:06:5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号召,3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50余人前往市能源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学习了解温州市发电厂如何利用科技赋能和技术创新实现从高碳到低碳并最终通往0碳的发展目标。


坐落于鹿城区东屿工业遗存公园的能源博物馆前身是温州市火力发电厂,是上世纪50年代温州市首批建设的重要能源输出基地。由于前期的设计输电量有限,发电厂在实际投产后远远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在经历多次扩建后,发电厂四期工程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了主城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单位并最终于2007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发电厂各时期的旧址,巨大的蒸汽机、投料塔、冷凝管和控制器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机械迷宫,穿梭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蒸汽轰鸣,汗水肆意的激昂岁月。


参观完火力发电旧址后,讲解员带领师生走进新时代清洁能源展示厅。当看到书本上的“清洁能源”以模型、教具和视频影像等方式展示在面前时,同学们纷纷动手开始操纵设备,学习了解风能、潮汐能和核能的发电原理。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了解到,以0碳排放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火力发电,成为温州地区重要的能源支柱。今后温州将重点布局清洁能源,既保证生产生活的用电需要,又让清洁的环境成为温州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在5D视频展览馆,师生们欣赏了一副由人工智能科技和清洁能源共同描绘的全景动态画卷,“碳中和”这个书本中经常出现的名词很快就会搭载现代化的快车,成为将来温州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标准。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的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环境的清洁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本次参观,师生们了解到清洁能源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用好清洁能源,保护美丽环境,你我都是责任人。教师党员兰军智表示:今天的参观给我的启发很大,以后在进行美丽中国的教学环节中,我可以灵活运用今天的参观成果,让教学更有温州特色,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婴幼儿2403班蒋鑫同学表示,这次参观收获满满,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能源知识,也对能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更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节约能源、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观活动结束后,我院与浙瓯公司共同挂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本次博物馆内的思政课是我院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生动体现,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素材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出校园,带进祖国的广袤河山,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更为真切的感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上。


责任编辑:张七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人前往市能源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学习了解温州市发电厂如何利用科技赋能和技术创新实现从高碳到低碳0碳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