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支部党员张勇执导中阿合作纪录片《我到丝路去》在CGTN播出

发布时间:2025-03-24 11:34:48

在全球经济社会大变局中,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重要。在此背景下,由支部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勇执导,以浙江大学传媒学院“致远”计划研究生赴阿联酋海外社会实践团视角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我到丝路去》,于2月24日-2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Documentary频道播出,并陆续在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也门国家电视台、凤凰卫视、Youtube、抖音等平台播映。该纪录片深入阿联酋迪拜、阿治曼、沙迦等酋长国,记录了中国00后青年丁颖与阿拉伯留学生阿布走访资深华人华侨和企业、教育、文化机构,深入观察中阿两国人民合作发展的生动故事。

文化交融,共绘新丝路华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纽带。《我到丝路去》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篇章为背景,镜头聚焦于阿联酋这个现代与传统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东国家。中国已多年保持阿联酋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阿联酋则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非石油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目的地,吸引了超过6000家中资企业安家落户,目前有40多万中国人在迪拜、阿布扎比等阿联酋城市工作生活。张勇介绍,该纪录片的创作灵感源于2023年8月带队赴阿联酋开展“致远”计划海外社会实践,得知有40万中国人先后进入迪拜等地区辛勤创业后,他决定调研任务之外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中阿之间丰富的真人真事及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

由于选题重大、视角独特、内容多元,纪录片《我到丝路去》先后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等多方支持。2023年8月,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接见摄制组时,勉励团队立足阿联酋及中阿关系实际,深刻把握阿联酋发展脉搏和中阿关系主旋律,制作出反映中阿友好、引发共情共鸣的精品,努力成为新时代中阿关系的桥梁与使者。

0307-1

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新篇章

作为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勇主要从事非洲影视研究与纪录片创作工作,《我到丝路去》是他继《波比的工厂》《我到非洲去》《90后的中非情缘》之后,再次展现其对于以“小我”视角讲述中外民间交流故事的不懈追求。影片创新性地采用了“双主角”的设定,由苏丹籍的博士阿布与中国籍的硕士丁颖“一中一外”青年联合出镜,通过其青春的视野和亲历其境的体验,生动讲述在阿联酋各行各业奋斗的华人故事,探索了文化交融的深层意义,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种独特的中外合作模式,有效调节了跨文化认知的不对等,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制作和传播。

在内容上,《我到丝路去》精心策划为三集,第一集为《走进阿联酋》,聚焦中阿合作下的华人新风貌,以初到者的新鲜视角带观众领略迪拜城市的生活节律和在阿华人的精神风貌;第二集为《中阿经贸合作》,深度剖析中阿经济交融新蓝图,选取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贸易行业,多元展现了中国与阿联酋之间经济交往的多元形态与蓬勃生机;第三集为《丝路文化交流》,揭秘中阿文化交融新篇章,深入探访了迪拜的高校、媒体机构、孔子学院及汉语培训机构等文化地标,全面展现了中阿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每一集都紧扣主题,通过不同的叙事线索和人物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在海外的奋斗与梦想,更深刻揭示了中阿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

0307-2

全球化视野,促进中阿民心相通

结束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后,张勇团队深耕细作,反复推敲每一个素材,历时一年半终于定剪,成片通过细腻入微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了中国人在迪拜的奋斗足迹与文化融合故事,向世界展示“中东热”下中阿合作的新气象和迪拜不为人知的多重面向。在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余杭宣传部等多方的支持下,《我到丝路去》制作团队不断发力做好国内外不同版本和国际传播工作。2024年2月,为庆祝中国与阿联酋建交40周年,张勇团队联合中建中东公司创作了《我到丝路去》纪录片同名主题曲,并在迪拜华人春晚活动上发布。在第三届中阿短视频大赛上,《我到丝路去》主题曲获得“最佳创意奖”。

2024年7月,《我到丝路去》摄制组在阿联酋迪拜派拉蒙酒店举办全球首映式。到场参加首映式的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刘波副部长指出,这部影片有血有肉、表达生动,展现了中国人在海外的勤劳、勇敢和团结,体现了浙大师生将论文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丰富实践。影片拍摄对象、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白义海表示,《我到丝路去》唤起了自己离家创业的艰辛和不易的回忆,影片浓缩了华人在文化背景差异巨大的国家奋斗拼搏的历史图景,他看后非常感动、感慨,也为自己能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和蓬勃发展的中阿交流合作感到自豪。

0307-3

0307-4

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我到丝路去》从策划到完成制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凝聚了创作团队大量的心血,张勇希望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的真实故事和细节能够跨越地理与文化界限,引领全球观众共同见证并感受丝绸之路这条古老商道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辅助大家对中东和迪拜有更加全面地认识。影片阿联酋联合制作方、《中东绿洲传媒》主编王水波表示,将和导演张勇一起让《我到丝路去》在阿联酋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更大的传播力。

影片在播出后得到阿联酋华人群体积极赞赏,迪拜资深华侨、《迪拜往事》作者李华飞表示:《我到丝路去》是第一部全面记录迪拜华人真实状况的纪录片,更重要的是对华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度的剖析,韦老师的诗词歌赋、李医生家的古琴、华人社区广场舞与猫、中建公司的篮球赛、旅阿投资者的父女情等等,这些片段诉说了在阿联酋的华人除了工作的繁忙外,也在异国他乡追求自己独有的精神生活,这或许就是纪录片里面说到的“诗与远方”的生动体现。在纪录片里面还隐藏地穿插了华人在阿联酋的历史,从北宋的瓷碗、到上世纪迪拜华人聚集的三棵树、四条凳子旧址,再到新世纪走入阿联酋的国企、民企,纪录片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是截至目前关于阿联酋华人华侨和中阿合作最全面最深入的纪录片,希望《我到丝路去》能够跨越国界,为中阿两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民搭建起一座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图片


责任编辑:许今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党员张勇执导的系列纪录片《我到丝路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Documentary频道播出。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