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为师者之初心,传承电气人之使命

2020-08-14 09:53:39 贾妍博 余敬秋

适逢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百年院庆,为深入了解院史院情,展望学院未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电机教职工党支部(电自方向)、电力系统所博士生党支部、电力系统所2017级、2018级和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口述为师者初心,传承电气人使命”主题史料征集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系统方向退休教工李菊、赵智大、吴国炎、钱源平、于渤、韩岳、邱家驹、黄民翔老师,以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开展。

求学之路,荆棘满路勤为径

是他们,践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奋斗之意;是他们,奉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之意;是他们,推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勤奋之意。

求学之路,他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硬件设施虽然稀缺,却丝毫不削他们求学的锐气,白天奔波于课程学习,晚上埋头于笔记整理。他们扎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即使是课程答疑环节,也能成为他们交流思想的学术盛会。在采访中,李菊老师说到“不记笔记,课本的概念记忆很不深刻”,赵智大老师提到“当时上课记的笔记是没有条理的,晚上都需要回顾当天所学习的知识,系统地整理一下当天的笔记”。吴国炎老师和赵智大老师即使到了现在也仍然珍藏着当时所做的笔记。他们认真整理的笔记既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也是他们求学之时留下的宝藏。

1.jpg

2.jpg

为师之途,甘以青春献电气

如果说教书育人是一种事业,那么他们以奉献灌溉;如果说教书育人是一种科学,那么他们以求真探索;如果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艺术,那么他们以创新铺开,他们是电气学院老一辈的教师们,他们甘献青春于电气,甘洒热血抛教坛。

为师之途,编写教材,整理讲义,他们把全部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他们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用笔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写在书中,成为知识传承的桥梁。于渤老师作为《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编委兼《电力技术基础卷》主编,为国家电力事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还主动送给电气学院一本他编的《现代控制理论》并题词签名。钱源平老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在他记忆里浙大电气最出众的两本教材,一是赵智大老师编写的《高电压技术》,二是韩祯祥老师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直到现在本科阶段仍有使用。

3.jpg

在座谈会上,李菊、赵智大、黄民翔、吴国炎、韩岳、邱家驹、钱源平老师都表达了对戴熙杰老师的爱戴和敬佩之情,戴熙杰老师编写的《直流输电》一书沿用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电气学子。吴国炎老师的交流计算台和赵智大老师的高压实验室,虽然经历器材更新迭代,却依然是电气学子实验教学的最佳的基地。

4.jpg

5.jpg

传承之旅,国之重器守四方

在采访时,当谈到于渤老师在安徽铜官山矿务局工作期间敢于担当工程师的职责时,于老师说道“那我的底气在哪里呢?我就是浙江大学的学子”,“身为浙大人,浙大电机人,我是感到很荣幸的”,这是于渤老师对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的人才培养的铿锵有力的回答。

老一辈教师们根生于浙大电气,影响着浙大电气,岁月承载着他们的脚步,将他们积淀的精华娓娓地向我们道来。他们在浙大电气就读的人生就是他们对为师者初心最好的解释。我们作为新一代电气青年,应该传承他们作为电气人为浙大电气添砖加瓦的使命,借助于他们搭建的优质的科研平台,更应该奋发图强,践行求是精神,秉承创新血脉。

6.jpg




责任编辑:余敬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适逢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百年院庆,为深入了解院史院情,展望学院未来发展,开展了“口述为师者初心,传承电气人使命”主题史料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