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肩负青年使命,共赴双碳愿景(PPT)

2021-12-30 21:46:08 支部委员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电力系统所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尹逊虎。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使命愿景大讨论,今天我想从“双碳”和“青年”的角度来谈谈使命愿景,题目是:肩负青年使命,共赴双碳愿景。

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3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总书记也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双碳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愿景。那么,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的愿景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电力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领域主战场。电气领域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201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113亿吨,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4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7%。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领域主战场。

而再来看看我们电气青年人,我们青年电气人也将成为“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转型的主力军。我们青年电气人现在是20岁左右,而在2030年至2060年间,也就是10年到40年后,我们的年龄在30-60岁,这正是学有所成、为电力事业贡献力量、成为行业中流砥柱的人生阶段。因此,我们青年一代的电气人将成为“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转型的主力军。

其实我们一代代电气人一直在肩负时代使命的路上,或许大家现在觉得几十年后距离我们还很遥远,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电气前辈们的故事。

在我们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百年历史里,有众多前辈们燃烧青春,努力奋斗,肩负起了他们的时代责任,在国家各行各业成为翘楚,做出重大贡献。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始建于1920年,电气工程学院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培养了多名两院院士在内的大量科学技术人才,在国家各行各业成为翘楚,做出重大贡献。

汪槱生院士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为攻克电源实验难题,他与团队埋头苦干,一鼓作气,20年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功率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的宋征宇,经过“神一”到“神七”25年的积淀和历练,2017年担任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的陈永校,毕业后毅然承担起双水内冷发电机的模型试验验证任务,35年后,1985年 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解决了我国大容量发电问题。

这些电气前辈的青春奋斗历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当前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我们作为电气青年如何肩负时代使命呢?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要心怀国之大者,淬炼家国情怀。双碳目标是我们国家的整体目标,但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把国家的战略目标与个人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才能在共同担当起时代责任。

其次,正所谓笃行致远,作为学生党员,除了思想上有家国情怀,我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时代使命。比如,我们可以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形式助力低碳环保、推动节能减排,在力所能及的小事和工作生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也可以像我们支部的崔文康同志这样,把我们的专业背景与理论宣讲相结合,积极主动地讲授党课,宣传时代使命和红色精神,2021年至今他代表学院累计讲了16次党课,让更多人听到了新时代电气人的声音。

最后,作为电气学子,我们兼具“学生”和“学者”双重身份,要立足时代背景,提升科研素养。通过专业技能和科研业绩来肩负时代使命。同样是以我们支部的同学为例,五年前,2015级的邵常政,针对全球变暖问题,构建了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旨在初步探索从电力系统调度层面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模型和方法。

而五年后,在我国已明确提出实现能源双控的背景下,我们支部2020级的孙晓聪对在电力用能权交易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用能权交易机制在电力行业进一步推进用能清洁高效转型。

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相信我们做到以上三点,并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我们国家双碳的美好愿景的在我们这一代电气青年的不懈奋斗中终将实现!

以上就是我要讲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于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微党课:肩负青年使命,共赴双碳愿景。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