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以创新深化赋能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3-31 11:21:19

魏江:以创新深化赋能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针对当前浙江创新之路的痛点和难点,“创新深化”对于未来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对推动浙江创新型省份建设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浙江经济》记者针对以上话题采访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工支部书记、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魏江教授。

《浙江经济》:新年伊始,省委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创新深化成为第一关键词。结合浙江实际来看,您认为当前创新深化对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魏江:创新深化是浙江实现八八战略再深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通过充分调查和深入实践,于2003年正式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积极推进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2006年,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浙江确立了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强省的目标,浙江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在省域层面将自主创新摆上更加突出战略位置的省份。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浙江科技创新短板依然存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浙江应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八八战略再深化。

创新深化是浙江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必经之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不断攀升,中美贸易摩擦凸显,中美贸易脱钩断链小院筑高墙的形势越发严重,而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大国间科技和实力的较量。从美国向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到制裁华为公司、中兴公司,再到近期美国与他国达成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技术设备,以上事实均表明,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打破技术壁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存在短板,许多工业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依旧主要依赖于进口。浙江虽然拥有海康威视、吉利汽车这样全球领先的企业,但产业的核心技术却受制于人,发展遭遇逆风。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

创新深化是浙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逐渐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依靠的是浙江人民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意识,走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出口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浙江企业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抢占发展先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形之下,浙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也愈加显著。另一方面,浙江企业普遍注重商业模式创新,而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缺乏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浙江在2020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为1859亿元,而华为一家企业一年的科技经费投入为1400亿元,达到浙江省的75%-80%。由此可见,浙江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模式创新的红利正逐渐消失,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创新实际上就是投资未来、投资希望。持续推动创新深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浙江经济从模式创新转向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经济》:大会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您认为,作为一号发展工程,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对浙江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具有怎样的作用?应如何发挥好这种作用?

魏江:首先,数字经济本身就是创新。从数字经济的概念来看,其核心要义就是要让数字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作用于生产环节。数字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作为数据要素(data),即当数字作为生产要素能够被确权、资产化、资本化和股权化,继而可以进行利润分配;另一种是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即作为数字系统的技术支撑参与生产全过程。从技术层面来讲,数字可以是个底座系统,比如“ABCD+5G”,其背后就是数字技术,这个底层系统的搭建过程就是创新。底层系统搭建好以后,数据的采集、识别、选择、传输、存储和应用层面也是技术的创新。当前浙江正在实践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就是数字技术应用到现实场景的新模式,而这个应用过程就是创新。可见,数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创新,数字化转型也需要创新,而数字经济本身就是创新。

其次,数字平台企业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数字天生具有“globalization”的属性,平台经济具有天然开放性,可以绕开卡脖子问题,是当前浙江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另一方面,过去阿里巴巴、讯飞等一批数字平台企业为浙江平台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浙江要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创新,就要大力发挥平台企业优势,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平台去整合全球资源,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

第三,要构建数字生态系统让多元主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过去的发展主要靠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如今恐怕还要加上数字科技。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数字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也是未来浙江最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之一。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多元主体,基于底层系统,通过数据流动实现数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协调联动,在政策环境的保障下,实现创新的过程。该数字生态系统最终是要实现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共享数字经济带来的好处。浙江要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就要解决数字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工业技术,解决核心软件、系统软件等问题,搭建数字经济底层系统,同时做好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浙江经济》:当前,浙江创新发展还存在不少痛点、难点。比如,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够,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您认为,应如何提升浙江的全域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魏江: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才能为浙江提升全域创新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当前浙江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难点有三:一是人才虹吸能力较弱,创新基础设施不足;二是缺乏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提升浙江全域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引领创新发展。要坚持科教兴国,以高质量科教融合供给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要提升中小学科技启蒙教育水平,发展全阶段科技引导教育;要培养一批懂得既的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军;要优化创新生态,为科创人才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奋斗空间。

打造一支新生代科技型企业家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老一辈浙江企业家凭借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创造了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应当被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懂技术、敢创新的新生代科技型企业家。政府要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静下心来开展研发创新,让浙江人的创新活力像创业精神那样充分迸发。

建设一批科技创新高地国之重器要通过建设一批国之重器,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研究人才、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将最优秀的人才汇聚到浙江。尤其是要建设更大规模和更高层级的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群,全力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通过这些研发平台、高端实验室、重大装备制造以及高端产业基地的建设,吸引人才流入,建设全球一流科技人才高地。

《浙江经济》:近年来,浙江的科创大本营不断得到充实。截至202212月,浙江省累计培育建设省实验室10家、省级科创中心1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地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00多家。提升创新水平,离不开高能级科创平台和科创体系的赋能。在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构建完善的科创体系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如何加大对省内科研机构和平台的培育提升力度?

魏江:打造高能级平台、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贯彻四方面的基本逻辑。第一,要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参与一体化创新的内生需求,关键是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第二,要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核心问题是让创新要素按照市场机制实现有序流动。第三,要实现创新要素的有序供给和市场配置,需要解决好人才生态系统、科技金融系统、网络基础系统、技术供给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好高端人才有序供给、科技金融有序供给、数据资源有序供给、技术资源有序供给。第四,要消减制度障碍。要把制度创新作为突破点,包括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处理好以上四方面的基本逻辑,就能够为增量创新和赋能创新提供源源不断高质量的创新要素。

未来高能级平台将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主动力,未来要重点实现三大突破:一是要实现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建构创新平台的模式和机制。二是要整合国内国际的力量,聚焦关键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能够汇聚一流人才、辐射全国和全球的高能级平台。三是探索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新机制。科研平台的成果往往是高大上的,但大量企业承接能力不足,这就需要科研平台参与者的协同,也需要全球一流人才的集成,还需要一大批企业来承接平台技术的转移或转化。要发挥高校和龙头企业各自的优势,协同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第一,做优做强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的科创走廊体系。科创大走廊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开放,跳出本位主义思想,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把握科技创新短板,重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种创新生态。要以高质量产学研合供给技术,以高强度人力资本供给人才,以高水平创新供给核心能力,以创业创新基金供给资金,助力科创走廊高质量地建设发展。第二,做优做强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要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中心,必须超越常规突破,建设与浙江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做优做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高强度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的数量、规模和质量,不断推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提供坚实保障。

《浙江经济》: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您认为,在打造创新型省份的过程中,应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能?

魏江:一是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要切实加强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业投资领域,拓宽创新创业直接融资渠道,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提升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度,加快推动省内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强省导向。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要积极强化人才强省导向,吸引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力争聚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人才和团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引人才。继续实施好顶级人才引进政策,并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人才体制改革试点。另一方面,要留人才。要进一步推进人才服务综合体建设,创造人才引进所需的良好环境。可以学习深圳的人才税收相关政策,对重要人才实施税收减免或给予补贴。

三是要积极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一方面,企业不能关起门来搞科技,要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要形成互惠共享的合作体制机制。另一方面,立足改革开放大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在参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中要对标当前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尊重国际规则,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形成尊重创新创造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创新成果,为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四是要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是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产生的,不是靠政府规划出来的。政府扶持企业时不能撒胡椒面,要真正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要加强制度性供给支撑创新发展,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动能。

信息来源:浙江经济

文字/编辑:应瑛

审核:郑刚

责任编辑:应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魏江:以创新深化赋能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