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共话初心使命,踔厉奋发时代征程——食科一、信息二党支部专访吴国桢教授

2023-08-31 20:39:47 吴正扬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针对“何为一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的支部调研课题,食品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退休老教师访问座谈活动,于7月2日一同前往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对吴国桢老教授开展专访,以吴老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征程上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知识改变命运,赤诚砥砺人生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吴老说的第一句话。采访过程中,吴国桢老教授回忆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吴老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周围环境相对恶劣。作为家里的独子,吴老承担着家里插秧、砍柴等农活,在艰苦环境之下吴老依然坚持每天勤奋刻苦学习,在南菁中学成绩名列前茅,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从事农业机械研究。改革开放后,吴国桢教授曾赴美国田纳西大学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吴老的高中班级誉有“三杰”,一位在中科院,一位在交大,还有一位就是在浙大。说到此处,老教授不禁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吴老始终坚持勤奋刻苦的态度,在毕业后作为教师继续留在浙大教书育人,曾担任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同时负责系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及相关科研课题工作,其所带学生何勇、饶秀勤、鲍一丹等人现均为我院骨干老师。

涵养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

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扣好这“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在采访过程中,吴国桢教授多次强调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三观”的巩固与确立,不仅能纠正抄袭、作假等不良学风,避免颓废、利己等错误价值理念,它对人的理想信念、言行作为、格局情怀更是起着根本性、全局性作用。

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吴老给出的建议是学好历史,铭记历史。“牢记历史,爱国情操自然而然深入脑袋里去。”吴老所就读的南菁中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882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在左宗棠的协助下创建的南菁书院,中学阶段也成为了吴老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吴老以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警示青年学生要在苦难历史中汲取力量,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吴国桢老教授也曾担任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位老党员,吴老告诫青年党员要在培养正确“三观”的基础上,把自身看成普通的一员,勤勤恳恳做服务,扎扎实实学知识,不计得失,不争私利,身体健康,使命有成,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吴老满载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攻克难题彰显着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求是精神,坚持技术创新、实业报国的行动则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

在专访的最后,吴国桢老教授与我们一一亲切握手作别,久久目送我们远行。退休老教师们也曾在属于他们的无悔青春里施展才干,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我们当代青年,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在一脉相承的青春岁月里大展宏图!


责任编辑:赵敏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食科一联合信息二党支部邀请吴国桢老教授开展专题访谈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