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校企共建“一核二体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2-23 10:17:17 光电专业群

围绕校企深度融合主题,以共建课程资源、推动形式多样教材教法改革、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共建三真三实实训基地、联合攻关重点项目等方式开展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

一、主要做法

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共育,共建通用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三个能力培育平台,构建“一核二体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共建课程资源

优化现有课程资源,联合企业新建一批虚拟仿真和企业智慧生产实训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智能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

(二)推进多样化教材教法改革

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开发理实一体,岗课融通的教材编写;以工作手册式教材为依托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推进“做中学、学中做”的教法改革与创新。

(三)组建组建结构化双师教学团队

依托校企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学院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或项目研发实习,时间为每年不少于1个月;建立“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机制。推动校企人员互聘、职务互兼政策实施,实现企业高层次技能人才和专业教师良性双向流动。

(四)共建“三真”实训基地

面向企业人才需求,打造“真实”实训环境、引入“真实”产业项目,开展“真实”生产教学管理与运作。1、图2、图3光电制造学院与瑞明集团合作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教学基地。


1 智能化机械加工集成生产示范线 2智能化浇注成型系统


3 智慧工程指挥中心显示

(五)联合开展重点项目科技攻关

根据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需求,校企协同开展项目攻关,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正向反馈,同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吸纳学生加入团队,预留为企业技术骨干,形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与教学新机制 

二、实施成效(一)优化和新建一批教学资源

围绕智能制造融入实际案例,对《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等3门进行课程资源更新。共同开发光机电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以企业为主建设的3D打印线上教学资源,已为8000余名学生与社会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新建《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虚拟仿真课程资源校企合作编写《激光加工质量性能检测》教材。


4 激光3D打印工艺实践课程

(二)升级改造共建实训教学基地

共建校内“铝合金生产实训基地”1个,在企业改造和共建“智能制造校外实训基地1个。


5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左)、瑞明实训基地建设(右)

(三)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基于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研发周期、产品性能和成品率明显提高,为企业培养输送专门人才5人;《基于激光3D打印(SLS)汽车零部件新产品研发应用与示范》项目,产品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3人,两项目共获科研经费150万元。

三、产生影响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熟,很多企业与学院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均借鉴该模式,目前已有13家企业与学院专业群合作进行该模式下的培养人才。

学院与瑞明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成功实施,为企业年增产值3600多万元,对温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金露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与温州瑞明集团,通过课程资源、教材教法改革、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方式开展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