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铸魂|科学家精神进支部之“学有所悟”
——中药研究所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围绕“铸魂”与“育人”两大主线,以“思源·铸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程为平台,精心筹备“熔铸科技强国之魂,挺膺青春奋辑之姿——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主题宣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努力向学,勇攀高峰。

四月二十四日,中药研究所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邀请了宣讲员史一彪、徐欣,于药学院1B110开展了“学有所悟”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支部29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史一彪宣讲员从人物生平、学术成就、精神品质、社会贡献和荣誉著作这五个方面来介绍赵其国——“躬身踏遍五色土,未果分忧七十秋”。徐欣宣讲员从人物简介、主要事例、思想感悟这三方面入手来介绍蒋新松——“为科学事业兢兢业业地奋斗”。
两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犹如一盏明灯,诠释了"普通岗位"与"非凡成就"的辩证关系。人生的精彩从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蕴藏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分毫不差的严谨、甘于寂寞的奉献中。这种精神将指引我们在求知与实践的道路上,既要低头耕耘脚下的土地,也要仰望头顶的星空。我们要持续精进业务能力,主动奔赴国家建设的前沿阵地,在各自看似微小的"像素点"上,汇聚成新时代的壮丽图景。
蒋新松
蒋新松是我国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
1997年,这位66岁的科学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仍计划前往鞍钢指导技改,一生都在为中国自动化科学发展操劳的蒋新松,一生未享盛名,却以战略科学家的远见,为中国自动化开辟疆土。他创建的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推动的CIMS技术,至今仍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现在,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已然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标杆,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创造了百余项行业第一。

(图1)

(图2)
赵其国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创办英文版杂志《土壤圈》(Pedosphere)。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
赵其国敏锐地把握到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高价值农业”的理念与建议。他牵头提出的农业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在耄耋之年,赵其国仍致力于功能农业的研究与推广,推动我国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图3)

(图4)
|
思源·铸魂——学有所悟(支部代表感悟)
党员师若晗:
通过今天学习了解到蒋新松院士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他历经磨难仍坚持学习,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克难,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忘自主创新,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始终怀着压力感、危机感、责任感,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作为党员,他的爱国情怀、科研担当与拼搏精神令人动容。我们应传承其精神,以“三感”自勉,在岗位上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让有限生命迸发无限光热。所以,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研究者需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为我们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党员陈晨:
今天听了宣讲员徐欣同志宣讲的“蒋新松——为科学事业兢兢业业地奋斗” 和史一彪同志宣讲的赵其国——“躬身踏遍五色土,未果分忧七十秋”。我对他们的人物事迹有所了解并深深地被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精神所打动。赵其国院士是我国土壤科学界的泰斗,他扎根祖国大地六十余载,用脚步丈量山河,以科学守护沃土。他开创的土壤生态学研究,不仅填补了学科空白,更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院士身上展现的科学家精神令人敬佩——既有"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务实作风,又有"为子孙后代守好每一寸土地"的远见卓识。这份坚守与担当,正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员王佳怡:
通过本次思源宣讲活动,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真真正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赵其国院士的生动实践,彰显着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赵其国院士是深耕土壤科学的先锋,更是心怀家国的共产党员。他年少求学于动荡时局,却以“为国分忧”之志投身科研,从红壤改良到功能农业提出,从援外工作到生态保护,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作为党员,当以他为镜,立足岗位、深耕细作,让奉献与创新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时代光芒。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心怀“国之大者”可跨山海
“思源铸魂”理论宣讲第六期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用逐梦星辰挺膺奋辑之姿
用榜样之光点燃信念之火
用不朽灵魂激荡炙热青春
|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