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学研共进: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创新实践
在深化产教融合、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背景下,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带头人”工作室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2025年4月24日,校党委副书记陈仁军带队走访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访企拓岗”为契机,推动党建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学院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与就业服务注入新动能。
走访期间,工作室联合校党委与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产学研融合”主题交流活动,校党委领导、工作室骨干教师代表与企业党支部技术骨干、管理团队共20余人齐聚一堂,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校企合作的发展优势。在公牛集团展厅,校企双方沿着企业发展脉络,深入探讨“党建如何赋能科技创新”“高校如何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等议题,达成“以党建促合作、以合作强育人”的共识。在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双方聚焦于创新教学模式,从专业建设、校企共建课程、技术研发、实习实训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交流,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党组织联建,实现技术需求与科研资源的精准匹配,共同攻克行业共性难题。
工作室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双方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从参观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线,到调研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的前沿设备,校企双方在实地考察中加深了解,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认知基础。
在党建引领下,工作室团队积极行动,精准对接公牛集团、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需求。团队与企业技术骨干针对智能制造、储能设备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将高校在5G通信、物联网方面的科研成果巧妙融入企业生产环节,探索出“高校基础研究+企业应用开发”的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推动理论技术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思路。
工作室大力推动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精心构建“课堂学习—实验室研发—企业实战”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学生能够在企业实地参与实操项目与科研任务,切实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校企双方推行“双导师制”,企业专家走进校园传授实战经验,学院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学院详细介绍了2025届毕业生的培养情况,企业也分享了自身的人才需求。公牛集团表达了与学院共同制定定向培养方案的意愿,德业储能则发出了校园招聘邀请。经过深入交流,双方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将在实习基地共建、订单班培养、校园招聘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精准对接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企业需求“需求侧”,为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储备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此次校企合作实践,彰显了“双带头人”工作室“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独特优势:
政治引领筑牢合作根基:通过党组织联建,将国家战略需求、企业发展诉求与高校育人目标有机统一,确保合作方向不偏、动力不减。
需求导向激活创新动能:深入企业一线调研,精准把握行业技术痛点与人才缺口,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让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协同联动打造育人生态:打破高校与企业的壁垒,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共同体,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