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案例:“鲁班工坊”越洋出海 助力非洲职教发展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为响应这一伟大号召,2018年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肯尼亚教育部开始共建“中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中心”项目。2018-2023年这五年,支部党员凝聚成一股磅礴的红色力量,在推动成立肯尼亚工业焊接技术“鲁班工坊”上当先锋,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上打头阵,在深化对非职教合作上开新局,让初心更亮,让使命更牢。
二、支部做法
1、教学名师作表率,实地调研肯尼亚焊接专业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为认真做好肯尼亚焊接技术“鲁班工坊”工作,真实的了解肯尼亚焊接专业的现状与问题,全国教学名师邱葭菲教授亲自作出表率,与其它院校教师组成调研项目组赴肯尼亚开展专业调研,历时21天,多数情况驱车行驶在肯尼亚的土路上,行程覆盖了肯尼亚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总行程近5000公里,共计调研了13所当地职业院校,为制定肯尼亚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师资培训体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如肯尼亚的院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在中国援建企业的帮助下,已建好标配的焊接实训室。由于缺少焊接教师,安装调试后的焊接实训设备,基本没有用过,因此当地迫切需要焊接教师来满足教学要求。
肯尼亚实地走访调研
2、焊接团队筑堡垒,量身定制肯尼亚教学资源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肯尼亚当地学校的焊接专业和师资现状,材型教工党支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项本领”、“七种能力”,支部号召焊接教师团队干事创业,为解决当地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学资源缺乏这个难题,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如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专业参考书、实训操作规程、题库、教学PPT课件等,为此,焊接教师团队专门开发出适合肯尼亚师生使用的《焊接技能技法教程》和《焊接工艺教程》等教材,共开发全英文培训教材10余本。
同时焊接教师团队遵循“岗位连接、课程连接、实践导向、校企合作”的思路,开发了肯尼亚焊接技术培训体系,设计焊接专业教学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文件,制作焊接设备培训说明书。协调当地各方资源,协调项目运营和管理,联合企业在专业分析、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标准、规范等纳入相应课程,如焊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岗位要求等。
基于肯尼亚焊接现状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3、青年教师勇担当,奋战疫情解决培训难问题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原计划派遣两位教师赴肯尼亚给当地学校进行焊接专业教师培训和专业辅助运营的计划暂停。但是肯尼亚的焊接教师急需培训,经中航国际、肯方教育部门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协调,赴肯尼亚当地培训改为线上进行。
党支部张伟老师在疫情期间克服种种困难,为肯尼亚教师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和方案,完成了三期线上肯尼亚焊接专业教师线上培训,培训时间在肯尼亚时间15:00-16:30,由于时差关系,北京时间为20:00-21:30,张伟老师也克服了晚上时间上课的诸多不便。
肯尼亚很多学校缺少电脑等设备,中方教师线上授课前,需要协调部分肯尼亚老师集中用一台电脑线上听课,每次培训的在线设备数为15台左右,基本实现了肯尼亚开设有焊接专业学校的培训全覆盖。
中方教师严谨细致、言传身教,“手把手”线上传授焊接专业技能,培训内容从最基础的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等方法操作,到CO2焊、MIG焊、TIG焊等气体保护焊操作,再到埋弧自动焊的操作,也实现了肯尼亚学校现有焊接设备操作的全部涵盖。
在培训时,根据受训学员焊接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加入实操环节,中方教师通过线上演示实训操作,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同时学员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很多肯尼亚老师主动要求在线演示焊接操作,中方教师通过观察他的操作手法、焊缝形态,对他们的操作提出了评价与建议,他们提高了动手能力,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们纷纷表示“教学效果很好,中国老师很牛!”
线上培训结束后,中航国际充分肯定并十分感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疫情期间,完成的三期肯尼亚教师线上培训以及在推进焊接技术鲁班工坊的建设工作,为此专程发来感谢函。
肯方教师进行线上焊接演示
三、经验总结
“鲁班工坊”是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五年奋进,初心如磐。材型教研室党支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通过派遣高层次教师到肯尼亚培训师生、开发教材、协助营运等举措,为肯尼亚培养熟悉焊接技术、设备标准、焊接结构产品的本土化师资和人才,推动对非职教合作高质量发展,巩固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