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透明”变成“领头雁”——学“习”小组的思想革新蜕变

2023-06-19 09:38:52 董汝佳

一、 案例背景与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高校的初心使命就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省教育厅举办了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在某校学“习”小组成员在准备冲击校赛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这些优秀学生的专业成绩经常拔得头筹,但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却时常“挠头”,束手无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党支部党员非常重视,与学生工作线协同配合,深入研究,开展工作,找到了解开思想问题的钥匙,取得明显育人成效。

二、 案例分析与处理

此案例实际是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于上述情况的应对策略首要问题是纠正偏差思想,根本问题是提高政治觉悟,关键问题是持续性的党性教育,核心问题则是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意识到作为青年学生,时刻牢记青年使命,担当复兴大任乃吾辈之责。

(一)坚持换位思考,以学生角度寻找问题根源

通过课后聊天得知,学生对于这种比赛的认识仍处于“现实中用不到,背了也是忘”的第一阶段,面对这种错误思想,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召开线下学习会议,先对各位同学的辛苦付出给予肯定,但对于偏差思想也要予以批评和纠正。在高职的课业安排中,专业实践确为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缺少理论学习,犹如单腿行走,难以进步。

对于学“习”小组里的同学,负责老师采用线上考试、线下读书会结合的模式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加深印象;对于其他同学,要以点及面,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通过校园活动、班会、红色主题教育等,在生活、活动中融入理论知识,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坚持以生为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面对专业实践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负责老师采用“三方合力”的方式,由专业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在专业课中、日常生活中、理论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学生成为习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说的那样:“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

面对理论学习中重视程度不够的同学,负责老师选择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早立志、立大志,通过班会、学习活动、党史比赛等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持续学习为关键

理论学习中绝不能出现“为赛而学”的情况,赛事只是为了激发学习热情的方法而非学习终点,学生摆正心态才能终身学习。不能只做眼前事,要管身前身后人。从以赛促学角度回顾,该学“习”小组中3名学生代表学校(团队共4人)取得浙江省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作为一项阶段性的成果,说明学“习”小组模式对促进学生持续深入加强理论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理论学习为基础

引导学生理论学习,宁可“未雨绸缪”,也不“亡羊补牢”。做好细微处,在面临理论学习中学生出现“懈怠”“放松”甚至“退缩”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老师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理论学习并非毫无用处,相反,筑牢思想壁垒阵地需要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三)自我学习为核心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在面对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但理论知识储备并不丰富的同学时,学校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要加强引导,多措并举,使得同学们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董汝佳 王瑞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党员非常重视,与学生工作线协同配合,深入研究,开展工作,找到了解开思想问题的钥匙,取得明显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