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实践育人——浙经职院“向阳课堂”的校地共建新篇
为全面落实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强化实践育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财经学院与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政府联合启动“向阳课堂”暑期支教活动,以“青春寻‘常’非遗‘同心’”为理念,成为“统战+非遗”融合的生动样本。活动同步揭牌的社会实践基地,为高校学子深入挖掘非遗中的统战元素搭建了实践平台。
凝心聚力,构建非遗传承“新格局”
实践基地在球川落地生根后,师生团队即刻深入这片非遗沃土展开调研:他们循着喝彩歌谣的韵律走访非遗传承人,细探球川贡面等技艺的传承脉络与现状;踏遍古镇街巷探寻非遗与乡贤文化的深层关联,为后续精准挖掘非遗中的统战元素筑牢根基。团常山县委副书记周骁寅对此充满期待,他表示,球川将成为青年学子以非遗为媒、践行统战理念的广阔天地,更会是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舞台。
拓展传播,打造非遗文化“新名片”
常山非遗传承人早已用鲜活实践,诠释着非遗中蕴含的统战力量:捏糖技艺传承人黄兴伟,让指尖流淌的糖艺芬芳飘向美国,让“非遗风”跨越重洋;民间剪纸传承人徐洪早,将一张张承载乡愁的剪纸作品寄往海外游子手中,悄然搭建起心手相牵的跨国文化纽带。而“向阳课堂”的学子们,也正以青春之力接过传承接力棒——他们记录这些动人案例、投身非遗传播实践,为构建文化传承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的“同心圆”,持续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党建引领,彰显非遗时代“新价值”
《党建共建协议》在校镇双方的共同见证下正式签署,这不仅是校地合作的坚实纽带,更将“组织联建、人才共育”的理念与非遗传承、统战工作紧密交织、深度融合。浙经职院党委副书记吕红刚强调,要充分激活数字财经专业的优势能量,与常山的非遗资源精准对接、同频共振,让非遗真正成为串联起各界力量的强劲纽带。而这一构想,与常山“统战+非遗”模式中“拓展大团结大联合实践场域”的目标不谋而合,为校地携手推动文化传承与统战工作奏响了协同发展的动人乐章。
此次校地携手同行,让“向阳课堂”既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载体,更化作青年参与统战实践的广阔平台。团队深耕县镇内丰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探索出“统战引领、非遗赋能、专业推动”的特色发展路径,在浙赣边界的土地上,细细描绘出一幅文化传承与团结奋进交相辉映的和谐画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