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赋能,焕发文化遗产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10 19:41:11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纬立方”小队,探索博物馆新技术应用,激发文化遗产的科技活力,暑期以“当博物馆邂逅新技术——镇馆之宝的科技新生”为主题,穿梭于杭州各大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让文物“活”起来的科技探索实践,这不仅是一次科技探索实践,更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入探寻博物馆数字化的奥秘。


虚拟场景再现还原历史风貌

      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3D建模和虚拟展厅技术,搭建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实现文物资源线上共享。其“唐代织锦动态复原”项目,将文物纹样转化为交互式数字内容,观众可在线展厅自由浏览织锦细节,甚至尝试“设计”专属唐代织锦纹样,打破了时空界限。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更是党建工作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丝绸博物馆

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数字化投影打造出沉浸式空间,灵动光影与古典工艺交织,为观众开启全新观展视角。互动屏幕前,参观者轻触指尖,便能深入探寻文物细节,感受工艺之美;虚拟场景中,往昔市井风貌“复活”,传统技艺在科技助力下“活”起来、“潮”起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党建工作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

杭州工艺美术馆以科技创新为翼,打破时空界限,让工艺古老挣脱展柜束缚,为公众带来沉浸式、互动化的文化体验,书写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篇章,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真切触摸到工艺文化的温度与活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联合科技企业打造的“良渚 VR 大空间·神纹之约”项目,借助 VR 大空间技术构建 800 余平方米互动空间,观众戴上 VR 设备,化身“时间旅人”,35 分钟内与虚拟神土碰面,循着良渚神徽开启时光之旅,参与祭祀仪式,动态光影呈现玉琮外方内圆“神徽”,设备触感反馈模拟玉器质感,搭配远古乐声,营造逼真场景。

“经纬立方”小队的这场实践,不仅是对博物馆数字化进程的一次深度解码,更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璀璨火花。文物不再是玻璃柜中沉默的标本,而是成为能讲故事、引发共鸣的“活态传承者”。这场探索更让小队坚信,博物馆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革新。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与融合,文物与观众的“对话”将愈发深入,而“经纬立方”小队也将带着这份实践所得,继续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更多可能。让更多“镇馆之宝”在数字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文化传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组织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李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科技赋能,焕发文化遗产新生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