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千工程”丨数字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2025年7月1日至5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数字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吕晓颖、芮宝娟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中国数字乡村第一村”——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开展社会实践。团队聚焦数字技术重塑乡村治理、激活产业发展、焕新文化生态,亲身体验并探寻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五四样本”。
五四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山麓。村庄因1954年毛泽东同志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而得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它更以“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数字治村”的创新模式闻名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典范。团队此行,正是为了解码其数字赋能的成功密码。
实践团队深度考察了五四村的核心引擎——“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台。该平台整合多领域数据,构建动态乡村数字模型: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感知动态,形成问题“自动发现-智能派单-跟踪处置”的闭环治理链条;村民可“掌上”反馈需求,办事服务实现“一次不用跑”,治理效率大幅提升;平台同步服务于民宿运营、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决策,为乡村经济注入智慧动能。
团队成员尤为关注平台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应用。在调研特色农产品的仓储、分拣及末端配送环节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特色生鲜在仓储配送环节存在损耗和时效挑战。我们利用物流系统仿真与路径优化知识,结合订单数量、游客流量,提出构建“需求预测+弹性配送”的建议,力求缩短从田间到餐桌时间,降低损耗成本。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数字成果惠及民生,我们参观了数字医疗卫生院,数字化设备为村民就诊和医生诊疗提供了便利。核心设备“智慧医疗仪”集成血压、血糖、血氧、体温等多项基础生命体征检测功能,其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分析系统能快速生成健康报告,并自动上传至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同时自助挂号终端机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就医模式。村民通过刷身份证或医保卡,即可在机器上完成挂号、缴费、查询检查报告等全流程操作,充分展现了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
此次社会实践不只是一场对五四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全面探寻,更是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现实、实现学以致用的鲜活写照。在五四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深刻领悟到科技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我们满怀热忱,期待更多青年才俊投身乡村建设,以青春的奇思妙想和不懈奋斗,携手勾勒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让“青春引擎”在希望的田野上强劲运转,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增添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